不知道有多少人,刚看到《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书名时,内心和我一样是抗拒的。
为什么人生总是在追求“有效””有用“”有意义“?难道我们就不能在晨光熹微或夜色朦胧时,安静地读完一本书,只享受当下内心的喜悦,而不管未来它是否能派上用场?
为了避免“窒息”,为了给自己的懒惰开脱,我常幻想,并安慰自己:不要勉强,能记住多少是多少,没记住的要么不重要,要么只是以为自己没记住,它会渗透到潜意识里,只要需要,我们随时可以在记忆里翻找。
可事实是,当我们从事文字工作,或者需要写作时,搜肠刮肚地寻找,那些原以为可以信手捏来的知识储备,似乎都变成模糊的影子。
“我印象里好像读过什么,但具体的又记不清楚”
“我读过这本书,但说的什么内容我忘了”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反正我有。
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日常琐事的增多,都是很健忘的。除非有惊人的记忆力,否则你无法从现在过剩的信息中,让头脑快速开启搜索引擎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因此我们需要工具,需要方法,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做“无意义”的事情,而是在我们想让它“有意义”的时候就能有意义,你可以不用,但应该学会。
如果想读书,真的要走心!
其实,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看书的习惯,但大部分人可能不成系统,而且存在一些阅读误区:
1、囫囵吞枣,走马观花
2、盲目追求数量
3、搞不清楚自己的读书需求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应该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在这本书里他强调了读书应有的态度——以思想输出为目的去读,并总结了一套“选书、读书、重读做笔记”的方法,供大家参考,非常实用。
选书:看清自己真正的读书需求
对于选书,作者强调从日常生活中取材,随时记录自己想读的内容,比如“想读读关于深海生物的图册”、“想了解一下xx的传记”,然后有针对性地去书店或者在网上检索,避免“冲动消费”,但我个人认为这一环节也可以不用那么紧张,根据自己的时间,随大家喜好就好。我本人就很喜欢随便逛逛书店,和旅行一样,偶遇自己一见钟情的书,有时候“意外”而来的收获会让我开心不已。
但书中提到的“看清自己真正的读书需求”这一点我非常同意,偶遇时也最好多看一眼,不要盲目跟风。有时候,我会选一些评分较高的书来读,但实际上这些书可能并不是我想看的,虎头蛇尾地看完,并没有给我太多启发。并不是书不好,而是我们暂时频道不对,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误会了一本书的用意。
读书: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阅读
当你抱着要“输出”的目的时,你的潜意识里会不自禁地多些思考,会开始与作者进行无形的对话,这不仅有助于你消化这本书的内容,也会让你对相同或互斥的内容记忆格外深刻。
另外,熟悉记忆规律的人都知道,书读一遍肯定是不够的。如果这本书真的对你有很多触动,建议重复阅读,有可能你会再被书中的某段语言或者思想感动,抑或是对同样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这里,作者提供了一些协助读书的细节,这些细节可大可小,如果能帮到你那最好不过了。
好的书需要一读再读:
还可以加入第三方评论,以便加深思考:
笔记:原材料与原创思考的结合
先说个题外话,前不久据称2016年最烧脑的书——《S.》,美国首印20万册瞬间断货。
无数推理,悬疑小说爱好者为之疯狂,而为它疯狂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这本书的边边角角,被两个学生写满了批注,书里塞满了他们找来的各种研究材料,如剪报、照片等等。
为此,还有好心人附上阅读方法:
在书本时代,读书笔记与感想,一直都是最棒的“交互设计”,是人与书交流的证据,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以每一个“你”为中心。
言归正传,之所以提到上述那本书,也是因为《如何有效的阅读一本书》中,作者也反复强调笔记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个“葱鲔火锅式”的做笔记方法,也就是“摘抄+感想”的记录方式:
这种笔记方式主要有三个要素:
基本信息: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
摘抄:自己有感触的部分
感想:着重记录自己当时的想法和问题
通常我们只会做摘抄,而忽略了记录我们的主观想法,但实际上,主观想法是我们原创思考的源泉。有了原材料加上自己的想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笔记,而不是走马观花地看书,和随心所欲的顺道练练字。
另外,书中还有一些实用的tips,比如:
把要读的书放在看得见的地方
常带2、3本书同时阅读,应对看腻了的状态
说实在的,这本书非常不花里胡哨,每一页都是作者用心读书的感悟,希望能给你启发,赠你方法。
“我希望从我现在的气质里,你能看到我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做一个一切在你身上都有响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