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首先来明确下看论文的两个阶段,略读和精读。这俩活宝相依为命,缺一不可,那么问题来了,啥时候略读,啥时候精读嘞?答案超简单:看需求。刚入门,前期调研阶段果断选略读,快速扫过abstract,instruction,system model & conclusion,看作者干了啥,具体细节咋实现的不必深究。咱首先要知道这个领域里头都有啥可研究的,不同的研究方向又分成了多少个研究点,等对整个领域有了完整的了解之后,再选择自己认为有前景的,感兴趣的研究点详细琢磨,这个时候才轮到精读出场。
新手最容易掉的坑就是:看一篇文章,哎呦?这个公式讲的啥?找找去,哦哦,原来是这个意思,成就感爆棚!五分钟后……不对啊,公式里这个a是什么鬼?为啥是0.1?找找去……咳咳,不知不觉的就开始精读……这就像小孩子第一次吃到一颗苹果,感觉天呐,简直太好吃了,在国光苹果,蛇果等一系列苹果品种里挑自己最喜欢的。结果他错过了香蕉,橘子,芒果,橙子……数也数不清的好吃水果。
现在假设聪明的你没有掉坑,已经把该领域的相关文章遍历一遍了,那么问题来了,老师让你写个调研报告,怎么把研究方向和不同方向下的研究点表述清楚?教你个好用的小方法:画图,列表。
举个栗子,A领域有1,2,3,4,5,6六个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又分不同的研究点,每个研究点又提出不同的算法。
** 一张图**
Fig. 1 调研的思维导图展示
** 一张表**
Fig. 2 经典算法汇总
表达的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