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剧情简介
影视剧永远不可能全面地展示原著的内容,所以,即使87版电视剧《红楼梦》成为不可逾越的经典,仍有些许遗憾,比如,没把宝黛的仙缘拍摄出来。最近一个来月,我一直在幻想着,如何描写宝黛仙缘这一段经历,那一定是一幅非常美的画卷,只能只言片语说一下。留给人们的,却是无尽的遐想,或许,这就是曹公的高明之处。
如果一开始就写得激情万丈,后面的故事无论叙述得有多美,也减弱了其间的韵味吧!《红楼梦》,果然称得上一部学习写作技巧的最佳书籍。尤其各方面的语言描述,真是越读越回味无穷。
而87版电视剧第一集,开篇即是曹公的四句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年少时,是无法真正体会得到一把辛酸泪的滋味,也想不通一个故事何以让作者痴迷成瘾,又不能说得明白,还来一句“谁解其中味”。那时候总是在想,你说清楚了,不就有人解其中味了吗?可笑当年真幼稚,哪里懂尘世辛酸?
很有意思的是,《红楼梦》里,是以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为起源的,他们把被弃的无用之才——补天剩下的一块石头,变身成通灵宝玉,带到了人间。虽然这两位神仙出场次数不多,却贯穿始终,总是最关键时刻出现。
第一集出现的时候,大概癞头和尚是去送通灵宝玉,而跛足道人是来度化甄士隐一家人的。只可惜,世人都是陷入迷中,当时无法了悟。
比较奇怪的是,甄士隐也算是个聪明之人,却让小厮而不是丫鬟或小厮兼丫鬟带英莲出门。想来,小户人家,大概只有那么几个丫鬟兼小厮。但笔者还是觉得,这是甄士隐最大的失误。假设,当时是娇杏抱英莲去看花灯,就算娇杏想去方便一下,也可以带着英莲,不至于把英莲单独放在热闹的街市上,被拐子拐去。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很是痛心,奶奶带着年仅2岁的孙女在小区里玩,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奶奶不见了,孙女和其他两个五岁左右的孩子一起乘坐电梯,那两个孩子在9楼出了电梯,其中一个小男孩,把跟着走出来的2岁女孩又抱回电梯,女孩直接到了18楼,随后,却发生了坠亡事件,小女孩坠楼而亡。
所以,做家长的一定要谨慎,这不是斤斤计较,这是人命关天、是关乎一家人命运的事情。别说现代,古时候也一样,你不能随便地将孩子放在哪里,也不可以让那么小的孩子脱离家长或监护人的视线。谁都无法预料,你一次的大意,到底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
甄士隐的家仆霍启,带英莲去看花灯,因要方便一下,把英莲放在某户人家门前的台阶上坐着,小孩子哪里会那么乖乖地坐着,结果,等霍启回来时,英莲不见了。惹祸的家仆,找了好久也没找到,连甄家也不敢回,直接走掉了。
甄家很不幸,但贾雨村非常幸运,贾雨村是何许人也?书中交代过,这贾雨村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原系湖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文作字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贾雨村的家族,当与林如海的家族类似,又是书香世家,又是官宦之族。可以想见,当年也是何等的风光。看来,古往今来的富贵之家,能坚持百年昌盛的,确实不多。总是不知到了哪一代,就人口衰丧,只剩下一人,最后,灭绝。
为什么说贾雨村很幸运?在甄家还未出事和落魄之前,他得到了甄士隐的赏识,并慷慨资助他进京赶考。这甄士隐,大概这辈子都没想到,最大的失误就是选错了家仆帮错了人。贾雨村得了赞助,连道别都懒得去应付一下,直接走人。后来虽然认出了香菱就是英莲,也为了自己的前途,而不曾将英莲送回甄家娘子身边。
考取了功名的贾雨村,又非常幸运地做了官,娶了甄家丫鬟娇杏作为二房,后又生了儿子,再后来正室病死,娇杏被扶为正室。这对夫妇,果真是一家人,都撞了大运。只是,不懂为官之道,又生性傲娇的雨村,到底因为得罪了其他同行而被弹劾,丢了官。
人生真的很有意思,一旦走运,什么时候都能有贵人相助。四处云游的贾雨村,再次遇到贵人,这个贵人比甄士隐不知高能多少倍啊,人家可是刚刚到任的盐政点林如海,恰好为爱女找家教老师,贾雨村就想办法进了林家,做起了林黛玉的老师。紧接着,好事接踵而来,都中奏准起复旧员,偶遇故友冷子兴献计给雨村,让他央求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
更有趣的是,恰好贾政之母贾母特特的派了船只来接丧母的孙女黛玉去京都。所以,贾雨村不仅求来了林如海的帮衬,连带一应费用都省了下来。
因此,交人还得交对了人,即使不是正派之人如冷子兴,也要适当地维护好,不能得罪。虽然贾雨村的贵人是甄士隐、林如海、贾政这类被誉为正派之人,但如果没有冷子兴的献计,贾雨村未必了解林如海与贾府的关系,也不一定就此攀爬上去。
02、英莲的幸与不幸
想要爹爹的花一朵,
母亲不准,英莲撅嘴生气
英莲永远不会想到,
这是她生命中
最后一次的撒娇与任性
或许,英莲确实有福气
因为,她没被人贩子打死
长大后又跟了薛蟠
虽然薛蟠不如宝玉
懂得怜香惜玉
想来二人也曾有过
短暂的欢愉时光
只可惜
薛蟠和甄士隐一样
误识了人
娶回夏金桂这个悍妇
搅浑了薛家
害惨了英莲
03、机灵聪慧的黛玉
很多人都认为黛玉“目下无尘”、尖酸刻薄、不懂得维护人际关系,认为她在这一点上,输给了宝钗。但笔者却不这样认为。首先,黛玉来贾府时,也不过是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孩子。而比黛玉大几岁的宝钗,来贾府时应该是十岁左右或十岁以上(我这个年龄推算可能不准,总之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宝钗来贾府时,已经是个懂事的大孩子)。其次,黛玉是贾母的亲外孙女,贾母可是贾府的当家主母,王夫人虽然也是掌权者,毕竟宝钗只是王夫人妹妹薛姨妈的女儿,和贾母没太大关系。所以,贾母给黛玉的是宠溺和保护,给宝钗的是亲戚情分上的赞赏誉客套。最后,黛玉是依靠贾母,宝钗一家子是依附贾府。这个依靠和依附,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儿。所以,黛玉和宝钗,没有可比性。
而且,初来乍到的黛玉,除了小心翼翼、察言观色,也是非常机灵聪慧、大方得体地应对了邢夫人与王夫人这一对极难对付的贾家媳妇。
且看,大舅母邢夫人留饭时,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去迟了不恭,异日再领,望舅母容谅。”
来到二舅母王夫人处,老嬷嬷让黛玉上炕坐。炕沿上却也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就东边椅上坐了。本房的丫鬟忙捧上茶来。黛玉一面吃了,打量这些丫鬟们妆饰衣裙、举止行动,果与别家不同。
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绩袄青绸掐牙背心的一个丫鬟走来笑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南三间小正房内。正面炕上横设一张炕桌,上面堆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花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三让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下。(这一部分电视剧里略过,书中有详细描写)
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姐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偶一玩笑,却都有个尽让的。我就只一件不放心,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往庙里还愿去,尚未回来,晚上你看见就知道了。你以后总不用理会他,你这些姐姐妹妹都不敢沾惹他的。”黛玉素闻母亲说过,有个内侄乃衔玉而生,顽劣异常,不喜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所说,便知是这位表兄,一面陪笑道:“舅母所说,可是衔玉而生的?在家时记得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叫宝玉,性虽憨顽,说待姊妹们却是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和姊妹们一处,弟兄们是另院别房,岂有沾惹之理?”
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原故,他和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和姐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姐妹们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若一日姐妹们和他多说了一句话,他心上一喜,便生出许多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理会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没日,疯疯傻傻,只休信他。”黛玉一一的都答应着。
不知大家可有注意到,黛玉陪笑着说出的话,既不卑微、也不含糊,而是非常明确地告知二舅母,我母亲时常夸赞这位“混世魔王”,说他待姊妹们是极好的。这是在夸宝玉有当哥哥和弟弟的样儿,随后,黛玉又端正了自己的态度,我肯定是和姊妹们在一起的,根本就沾惹不上弟兄们。所以,就算王夫人想要试探黛玉是否有教养有规矩,这样的一句回应,也足以让王夫人放下心来。
吃饭时,黛玉不肯挨着贾母坐,这说明她是相当懂规矩的。饭后吃茶,黛玉的家里没有这样的习惯,但她还是悄悄地看三春的行止,随后也跟着很熟稔地漱口、洗手、吃茶。这说明黛玉很容易融入一个新环境,并且很快地做到了入乡随俗。
接着,祖孙一起叙话,贾母问黛玉读了什么书,黛玉道:“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什么书,不过认几个字罢了。”待宝玉回来与林妹妹见了面之后,也问了读书的事儿,这个时候,黛玉却没有如实相告,而是很机智地回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所以,不是黛玉不懂得维护人际关系,也不是她不会说话容易得罪人。事实上,她也没刻意得罪过谁,除了周瑞家的送宫花,黛玉当下摔脸子。再就是无意中铰坏了湘云给宝玉做的扇套子得罪了湘云,但二人之后也是很好的关系。
一个几岁的孩子,
先后失去兄弟和母亲,
又告别父亲与故乡,
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
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亲戚家里,
那种孤独和伤感,
他人是难以体会的。
即使你曾经有过离别带来的伤痛,
也无法体会得到黛玉的心情。
毕竟,几岁的孩子
面对着一重接一重的生离死别,
没有几个人真正经历过。
黛玉的原罪,就是活得太自我,她的眼里只有宝玉一人。说到这里,想起我自己的经历,虽然没有林妹妹的才情和容貌,但在爱情方面,却是一个样子,一辈子一颗心里,只装着一个人。因此,当遇见那个人,我就只关注他一个人,去他家里时,对他的父母也只有一两句晚辈问候长辈的话,然后就急着去他房间见他,和他说说笑笑。加上不屑于陪笑讨好,致使他父母不甚喜欢我,尤其他父亲,开始想办法拆散我们。
如今,历经世事,再回头想一想,确实是自己太幼稚、太无知。生而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只跟一个人亲亲密密,而忽略了跟这个人有关的父母、及其他人事物。如果黛玉能够想明白这一点,或许可以活得更快乐一些。当然,我也不认为王夫人有什么错,大部分人都是皆为利来,王夫人之所以支持金玉良缘,无非是为了巩固和加强自己在贾府的地位罢了。毕竟,站在王夫人的角度来讲,宝钗是自己人。试想一下,宝钗如果是邢夫人或尤氏的亲戚,而非薛姨妈的女儿,就算她再优秀,王夫人也不大可能喜钗厌黛,成为宝钗的支持者。
有些事,就是天注定的。黛玉之所以是黛玉这个样子,只因她是来还泪的,她不需要看重世俗一切,更不可能转变命运的走向。(未完待续)
注:因篇幅较长,所以分一二篇章进行发布。除了解析原作,漠尘有空也会把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36集,用图解的方式,进行简单的解读,希望我们在回忆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过程中,再次细细品味其中的美好与感动。也祝福因红楼而与我结缘的读者们,愿大家都能够通过《红楼梦》,学会爱、懂得爱、珍惜爱。
曹公的黛玉妹妹,为宝玉流尽了一生的泪,而我却为《红楼》,经常抑制不住的泪流满面。真应了曹公那句话: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
原创不易,感谢你的点赞、打赏与转发!
文/费漠尘,针对红楼梦的阐述及解析,均属个人观念与感悟。文中图片均取自87版红楼梦剧照,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恩遇见!
更多尘锁红楼请点击下面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