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有一种无力感,遇到的老板怎么这么小气,嫁的老公怎么不懂关心人,娶的老婆怎么一身公主病,生的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然后,很多人长叹一声,唉,自己运气真不好,遇人不淑,你看,人家的老板,人家的老公,人家的老婆,人家的孩子,都是那么好……
前几天,有个准妈妈来咨询我,肚子里带着一个五个月的宝宝,她说,想和老公离婚,老公脾气暴躁,又懒,不会关心人,每次吵架嘴巴比我还能说,跟炸弹一样。他结婚前不是这样的啊,怎么结婚后像变了一个人?
我跟这位准妈妈交流后,她也意识到,其实她并不想离婚,她是希望两个人能达成好的沟通,老公能够关心她,只是对能够改变老公感觉希望渺茫。
如果我们将获取自己想要生活的目标放在其他人身上,那么我们注定会经常受挫,经常体会到深深的无力感。
期望自己能遇到理想的“老板”“老公”“老婆”和”孩子“,这个概率就像买中国的福利彩票能中奖大奖一样,总是看到别人中奖,自己就是不中。
那么,怎么办?
先拿回主控权。
比如,”我想要我老公关心我“,这句话看上去自己高高在上,实际上主控权在老公,老公开心了给你一个关心,你就开心,要是老公不开心,给你一个眼神,你就伤心。
如何让主控权回到自己身上?
转换角度:我可以做些什么,让老公更关心我?这样,我就成了主体,是行为的主动者,为自己的需求”希望老公关心自己“负起责任来,而不是被动地等待。
与其等待别人的”施舍“来满足自己,不如自己来满足自己。
一旦思维转换,思路会更加开阔,心态也更加积极,行动也更加有力量。
比如,
与其抱怨孩子不听话,不如思考:我可以做些什么,让孩子愿意听我说?
与其抱怨老板小气,不如思考:我可以做些什么,让老板更加重视我的劳动?
你有哪些需求呢,不妨试着来改一改,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