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们生活中充满了这种场景:
无论在哪里,我们都能看到许多人埋头于电脑或手机,很少抬头与身边的人说上一两句话。但事实上,Ta可能正同时与很多人在不同窗口里聊的热火朝天……
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与社交模式。不过技术越发达,我们就似乎越不会与人交流了!我们中的许多人忽略了与现实中与人交流,甚至变得拒绝(或惧怕)现实中的活动与聚会。
于是“社交恐惧症”这个词也开始从精神诊断手册上走入我们的生活中,变得流行起来。
1
绝或惧怕社交,真的是因为“社交恐惧症”吗?
从精神病学的视角上,认为“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症,被诊断为“社交恐惧症”,要满足症状、病程、引发什么样的行为和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及损害等多个条件。
如果对照条件一一来看的话,其实很多自认为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并不能达到诊断标准。可能用“社交焦虑”来形容会更为贴切。
“社交焦虑”可是“外显”的。比如Ta会拒绝社交活动,在社交中显得担心、退缩等;
“社交焦虑”也可以是“隐蔽”的。比如在外人看来,Ta在社交中显得收放自如,但私底下Ta会与好朋友大吐苦水,说自己是惧怕人多的场合的;
如果给这些人换一个社交环境,比如从公众社交环境转为私人社交环境,由现实环境转为网络环境,从陌生人社交转为熟人社交,很有可能他们的“社交焦虑”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那么,私人社交算是社交吗?网络社交算是社交吗?熟人社交算是社交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既然如此,这些人的“社交焦虑”就不能称之为“社交焦虑”。因为它并是不在所有的社交环境中出现,只会在人们不熟悉的、不喜欢的、感觉不安全的社交环境中出现。
就如同要在一个不属于我的地方打一场不属于我的战役,感到焦虑那几乎是必然的。
2
这样的“社交焦虑”需要解决吗?答案是:“不一定!”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强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欢(或不擅长)的事情呢?难道只有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或不擅长)的事才是值得称赞的?才能表现出自己很优秀?
最近我听到一句很荒谬的话:
“废掉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用喜欢的方式过一生自己喜欢的生活。”
这句话的荒谬之处在于它暗示人们:喜欢=不求上进!喜欢=得过且过!
这不禁让我小小的“恶意揣测”一下,说这句话的人,其实自己喜欢不求上进和得过且过,或者这个人曾看见过喜欢不求上进和喜欢得过且过的人,就此以偏盖全。事实上,每个人喜欢的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人喜欢安逸,也有人喜欢拼搏。我认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自己喜欢的生活,本就是值得追求和自豪的一件事。
同理,如果我们喜欢某种社交方式,那么就多进行这样的社交;相反的,不喜欢的就少做甚至不做这样的社交。完全可以被允许,也是做得到的呀。
3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做法不够积极。而且公众社交、现实社交的作用和意义有时是大于私人社交和网络社交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还是希望能摆脱“社交焦虑”。
要知道“焦虑”,往往都是出现在“不能”+“想要”同时并发的情况下。放到社交上来讲,即一个人想要有好的社交表现,却又做不到,才会焦虑。只要缺失其中一个条件,“焦虑”就不会出现。
要么“不能”+“不要”,要么“能”+“想要”
既然知道“焦虑公式”了,就要来看看如何破解了。
把“不能变成能”其实很简单。就像“把不属于我的地方变成属于我的地方”一样,熟悉陌生环境需要时间和耐心!那我们就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去慢慢探索,去慢慢熟悉。比如说,公众社交会引发“社交焦虑”,那么可以先让自己在这样的场合中观察和体验,而不必早早的强迫自己开始社交。我们可以这么告诉自己:“我就看看,什么都不做”。我相信,用不了几次,社交就会自然而然的开始。
把“不要变成想要”方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让自己放下对场合的评价、对社交的评价、对人的评价。做到这些就不会那么担心自己的表现,更不会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社交原本就只是社交,而不是打仗。怀着一颗“化干戈为玉帛”的心,就会发现,公众社交也好,陌生社交也罢,其实一点也不可怕。
-end-
这里是聆云心理
我们不仅分享贴近生活与工作的心理学知识
还提供专业的在线心理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