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
培训开班第一天,感觉长沙热出了新高度。
中午的课偏理论,加上听讲座的地方高、大而暗,很难集中精神。
下午转到了小教室,不大,但是明亮,心情也好了不少。这节是团建课,忙个不停。不过,挺快乐的。有时候,快乐也不需要太深刻。
8月16日
又见韶山!上一次见的时候,我还不是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只是个入党积极分子。今天又见,感慨万千。感谢,引我踏上红船的人。
8月17日
听到一个很动人的故事,故事主角是许老师和琚老师。她们的故事让我看到了教育人最美的样子。感动中……
8月18日
今天该做个人美篇了。晚上,费时三个小时,《关于参与式教学的三个认知》出炉。
8月19日
下午,到城南书院参观。2015年培训的时候,就在城南书院。这次再来,算是故地重游。我记得书院原来有一个纪念品的陈列区,现在没有了。
这次参观时,看到一句话,原来没有注意到:不谈金钱,不谈家庭琐事,不谈男女问题。——三不谈。感受:伟人情怀,景仰中……
8月20日
今天,印象最深的是上午小娟的总结。小娟贡献了一个梗:拽衣角。拽衣角,拽得一唱三叹,拽得荡气回肠,拽得余音绕梁。
8月21日
下午的讲座,我是主持人,负责介绍专家,做总结发言。缘分天定,下午讲座结束后,彭慧琴老师要送一本书给班里发言最多的人。好吧,我是这个人。彭老师送我的这本书,也是我在下午总结时要在介绍专家的ppt中要推到的那本书《做专业的写作教练》。这实在是个惊喜!以下是我在彭老师讲座后的总结发言:
在讲座中,彭老师三次强调一句话:成长在于坚持。彭老师又一直在强调变化,这是一个变化的世界。不变与变,这是我下午讲座最大的感受。
彭老师的坚持,彭老师的不变是她对习作教学的热爱,
她的教育初心。彭老师的变则是她对教学艺术的精益求精。她十几次的磨课记录,她这么多年习作教学成果的精进优化,都让我们亲见了“变”的精彩。
彭老师今天讲座也让我反思:习作教学中的变和不变又是什么呢?习作教学中,课程标准不能变。比如教学评一体化,比如各学段习作教学的要求。需要变的是什么?一是我们的意识要变,心中有标准,不要随意拔高要求;二是在习作课上带上评价量规;三是把评改作文变成师生共舞的舞台。
彭老师的初心,她对习作教学的热爱,让她成果斐然,她的发现作文成果,全国推广。刚才有老师一直要彭老师拖个堂,多讲点。我开玩笑说,那你把彭老师抱走吧。不过,彭老师你是抱不走的,但是,你可以把彭老师的这本书《做专业的写作教练》请回去,有教练在身边,我们一定能有所进步。
像彭老师一样,在不变中求变,过有价值的教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