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全校站住脚,靠分;
想在全市站住脚,靠课;
想在全省站住脚,靠文!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语文特级教师、全国读书领军人物曹勇军老师说的,转而唐山的开滦一中的校长张丽均把这几句话写在文章里,被我获知了。一下子像是被人点醒了,糊里糊涂地当了几年老师,样样都想抓,偏偏样样都没抓牢。这一下子,目标清晰了。
分数,是老师的法宝,能给学生以及家长一些鼓励或鞭策。分数,是学生的命根,也是家长的眼珠子。但,如果换位一下,也能说的通。分数也是学生的法宝,考好了,可以增长自信,提高家庭地位、班级地位。考差了,可以吸引老师家长的关注,一大群成年人围着一个小屁孩转。
分数又何尝不是老师的命根呢?它直接反应了老师的教学效果如何。这就好比农民伯伯们种的水稻,到成熟的季节了,就得收收看有多少稻谷。收的多,则说明农民伯伯有功劳,收的少,即使有天气、雨水等客观原因,也不能阻止别人认为是农民伯伯偷懒了。
有校长开会常说,咱们教的都是这乡镇上的孩子,乡里的亲人都盯着中考成绩呢,考的好,别人就说咱学校老师行,考的不好,就说咱学校老师不行,咱们走在街上都没脸,哪儿还敢去街上早餐店吃早饭呢?
想想的确是这个理儿,乡亲们可不管是不是因为生源,教育改革,教材改版……分数就是咱们的脸面。
课,能不重要吗?评职称得看得了什么讲课比赛的奖!职称决定工资!奖项又代表了知名度。这些都是有形的身外之物,无形的东西就是内外的个体的成长。讲公开课,一定会有人评课,一定会遇到对手,这些平台会让我们学习到很多我们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我们在自己学校授一个月课不如去外面讲一节课。教育局组织的讲课比赛是一定要去露脸的,即使可能会惨败而归,也得逼迫自己不停地去试错,去成长。
至于文,李镇西,朱勇新,王君,魏书生……我们认识的哪个优秀教育者不是个优秀的写手呢?写作的过程是反思、进步的过程,内心变得更澄澈了,坏的东西,乱的东西会在常年累月的写作中洗涤去了。因为坚持写作,而终于看见了更多的希望,也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机会,这是我开公众号近两年来的深切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