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正面交锋不行,那就打你个伏击!你Y的小日本鬼子,爷不信治不了你!”
刘团长经过思忖之后,下令将队伍分成了几个大队。人多了不好管不是,再说缺乏统一的指挥也难以形成战斗力。选那精明强干的弄个队长当,不信没人不愿意干。就这样,刘团长把手下人分成了五个大队,像什么大刀队,长枪队,侦察队等等。如此一来,队伍也就有了秩序,每个队有个大事小情就由队长负责向团长汇报,刘团长根据各队的实际情况再进行调理,分配。
单说大刀队,这队长李俊峰可真是有些来历,这位李队长一米八的个子,二十七八岁的年纪,长得浓眉大眼,身强体壮。平日里惯使一把鬼头大刀,年少之时曾师从查拳名师,练得一手好刀法,顺手舞动起来,虎虎生风,三五十人近身不得。端得一手好功夫!盖因他师父年轻时曾参加义和团,大风大浪中闯过来,几经生死。后因八国联军进犯京城,清政府腐败无能,割地赔款,并迫于压力清剿义和团。老师父见势不妙,随连夜出逃,隐居乡下,种地为生,与一般百姓无二。农闲之时,教几个徒弟习武,也算是让身上的绝学有了传承。李队长跟随师父习武八年,把一口大刀使得炉火纯青。终因战乱频仍,无法在乡下过活。便弃农从军,投在二十九军做了一名排长。喜峰口一战,部队撤退之时,李排长染了风寒,在一处老乡家将息了三天,康复之后,便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后来乔装打扮一路追寻,恰遇刘团长招兵,也就顺势编在了刘团长的队伍之中。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时间一长,这位李排长身上的功夫便慢慢的显露出来,刘团长慧眼识珠,便提拔这李俊峰做了队长。平日不打仗的时候教授几百号人每日操练刀法。这一天,部队驻扎在一处叫张庄的大村子里,李队长安顿好队伍,便按照以往的习惯,带着十多个亲信在村里巡视,因为刘团长治军纪律严明,决不允许有损害百姓的事情发生。一路无事,快走到接近村边一条小巷子的时候,远远地忽然听到伊哩哇啦的说话声。“有鬼子!”李队长向后一摆手,大家便迅速贴着墙根隐敝起来,这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原来,部队来村里驻扎的时候,不知为何走漏了消息,县城里的鬼子联队长派了一小队鬼子兵,兵分两路,打算悄悄地靠近村子,打刘团一个措手不及,这帮鬼子兵平日里骄横惯了,根本没把刘团放在眼里。李队长他们遇到的是鬼子的一个机枪班,这五六个鬼子兵正在顺着另一条巷子选择制高点,一旦用机枪封锁住村口,刘团长的队伍就很难活着跑出村子。走在前面的三个人,一边一个架着机枪腿,正中间的机枪手扶着枪托,正催促后面两个扛子弹箱的鬼子赶紧跟上。他们经过的巷子跟李队长一行人走的巷子成直角相对!堪堪还有十几步就迎头遇上,那才叫真正的短兵相接!
怎么办?
自已的队伍除了每人一口大刀外,根本就没有别的武器,如果撤退,说不定没跑几步,那机枪子弹就会呼啸而来!
十多名弟兄只会白白送了性命。
“打!杀他个猝不及防!”李队长握刀的手已是青筋暴突,容不得多想,鬼子们就来到了巷口!
不等鬼子兵反应过来,李队长一个箭步,手里的钢刀便向架枪的两个鬼子挥去!
说时迟,那时快。一道白光闪过,走在前面的两个鬼子兵,一个头颅落地,另一个喉咙处也是鲜血喷涌。
机枪下落的瞬间,李队长的刀又一次挥起,鬼子机枪手惊慌之下来不及扣动板机,只好用枪身搁挡呼啸而来的刀锋,还没等鬼子把枪举起来,锋利的钢刀已经斜肩带背,把机枪手砍作两截!刀锋余势未减,在枪身的散热管上生生堑下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铁片,刀枪相碰,铮铮作响!可见这一刀,力道之猛,速度之快!
后面扛子弹箱的俩鬼子兵吓得魂飞魄散,哇哇大叫着扔掉箱子,回头便跑,李队长手下几个人发一声喊,快步追上跑的慢的一个,几刀下去,砍作肉泥。再寻另一个,早已不见了踪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