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对我的文章提出修改意见,衷心谢谢!)
八九十年代的部分小孩,因为家境或某些原因小时候不能待在父母身边,由亲戚抚养长大,几年之后再回到自己家,便觉得像进入了一个牢笼。明明是自己家,却又不像自己家。为什么老妈能肆无忌惮地打骂其他小孩儿,却对自己不敢下狠手?为什么老妈能跟他们愉快地聊天,自己却得不到一丝母爱?为什么本是最亲密的血缘关系,自己却像个客人?那些不在妈妈身边长大的孩子,你们现在还好吗?
老姐工作三年多了,她坚强韧性,独立自强,乐观大度,甚至在工作的头一年里,自己没钱回家还都过年给爸妈包了红包。从小,她都是我的女神,尽管她不瘦。
这个年,老姐带男朋友回家,因为彩礼的问题,跟老妈有些不愉快。老姐要结婚了,老妈老了,她们之间的暗潮似乎永远都不会停止。
老妈很好强,对我们施行的是棍棒式教育。从小我都对老妈有一种畏惧感,不敢顶一句嘴。但是老姐不一样,有一次在饭桌上她们争执起来,老姐摔了筷子就离了桌,老妈眼圈默默地红了。当时的我对老姐佩服得五体投地,竟然能跟老妈叫板呢!哪像我,只要一犯错还没跑就被老妈一爪子捞了回来。
我一直待在老妈身边,从来没离开过。对老姐的印象极其模糊,要不是寒暑假她回家待两个月,我都不确定她是我姐。老姐从小在外婆家长大,之后在奶奶家住,初中住校,高中住校,大学考得很远,跟家里人在一起的时间特别地短。那短短的在家的时间里,老姐还得跟老妈吵上几架,然后气冲冲地走掉,留下老妈默默地淌泪。每次我都在旁边观战,看得津津有味。
上一代之间总有一些难以言说的沟壑,老妈和奶奶之间也是这样,直到现在,这些难填的沟壑都还存在。老姐在奶奶家住过几年,工作之后每次过年都会给奶奶拿一些礼品,老妈颇有微词,认为给奶奶家拿了就要给外婆家拿,否则都不拿东西。每次谈到这个问题,老妈都认为老姐心向着奶奶,而奶奶在她刚进门的时候又薄待了她,心里总是忿忿不平。老姐认为老妈太斤斤计较不够大气,这些事儿都过了那么多年了还天天提。
前几天跟老姐聊起家里的事儿,老姐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真的跟她沟通不了。
除了老姐以外,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人,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回家之后倍感陌生,整个成长过程充满了压抑的痛苦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大多敏感、坚韧,心中渴望组建一个美好的家庭,一份完美的爱情,对工作的要求也颇为严格。最重要的是他们对人大多真心,待人真诚,从没想过人际交往中比较阴暗的一面,最适合成为团体的领导者。
但是他们对家庭本能地会产生惧怕,不愿意过早组建家庭,害怕自己的婚姻会不顺利,害怕给不了自己的孩子一个美满的家庭。他们渴望一份充满关怀的爱情,难以适应没有爱情的婚姻。他们在小时候缺失的那部分爱,在长大后都希望通过另一种方式弥补回来。
老姐是坚强的,而今经济独立,工作稳定,但是心中依然缺乏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在她的心中扎了根。曾经缺失的即便以另一种方式还了回来,伤口依然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东西会慢慢地变淡,最后消失不见。近段时间老姐还叫老妈去她所在的城市旅游,老妈推辞着,但是心中还是拥有无限向往。
那些从小不在妈妈身边长大的孩子,你们现在还好吗?有没有在工作回家之后,自然地跟家长聊过天?有没有在每次父母问起你好不好的时候,心里一阵酸楚嘴上却说着我很好?有没有在妈妈叫你不要减肥药吃饱的时候,想起自己那可怜的钱包?
如果有,请相信,只要足够努力、足够善良、足够认真对待长辈,即使你最后真的没有做过令父母开心的大事,也不会产生“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即便你无法坦然放松地与父母交流,你虔诚的态度也不会令自己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