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是否捉襟见肘了?

季节辗转,薄凉环绕。还记得去年秋意正浓时,我与全班孩子怀揣秋的金光走进诗意翻飞的秋天,一起读美文、背秋词、玩秋景、写秋歌。往事历历,倏忽又似回转。日子就是这样不断地重复着,在我们老师眼里或许就是这样认为的(很难说这不是成年人的悲哀)。季节在重复,课程在重复,活动内容也在重复。然而,你知道么?学生却在这样貌似重复的各类活动中静静地生长着、变化着,从一棵只有单片叶子的幼苗长出了枝枝蔓蔓,伸出了敏锐鲜活的触角,抚摸那个熟悉的季节,聆听那些熟悉的声音,嗅闻那些熟悉的气息,从而孕育滋养出绮丽的花朵,让你始料不及,为之动容。

图片发自简书App

“……满地的树叶,黄的、橙的、红的,轻风起,舞姿翩翩,又如羽,轻轻落下……即使百花凋落,菊花依然守望;即使叶被打伤,明年依然出现。我闻到,秋天的香味,是微微的,朦朦胧胧的,带着甜。好一个秋!”    这是学生写秋天中的诗句。或许简单,但朦胧的诗意韵律和秋思情怀已然在字里行间萌芽。 “哦,秋天你来了你凉凉的手抚过绿莹莹的草地,草地换上了黄衣裳。 哦,秋天你来了你凉凉的手抚过威武的梧桐树,黄蝴蝶打着旋儿落下。 哦,秋天你来了你凉凉的手抚过枫树林,一夜间枫叶羞红了脸。 哦,秋天你来了你凉凉的手抚过我的身体,让我从内而外感到了一阵寒意。 哦,秋天你来了你凉凉的手抚过烦躁的日,让它变得沉稳困倦。 哦,秋天你来了你凉凉的手抚过万顷良田,田里有了农民的笑。……              ”

      这段是一位比较懒散的男生眼中的秋天,没有改动一个字。读他写的这首小诗我总忍不住要与他平日的散漫悠闲联系起来——是不是他的生命成长过程就像小诗一样,每一节的生长之间必须要一小片的停顿、留白、空行,而这些停顿留白绝不是漫无目的虚掷光阴,而是为下一节的生长补充营养、积蓄力量。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天生具有诗人的潜质。但很显然,诗人的潜质是跟不上当今以“速食”模式为标志的时代车轮的。作为老师的你,应该怎么办?要为维护他的天性而教育,还是为培养标准化答题机器而教学?或者怎么去兼顾?

图片发自简书App


“金黄的落叶带走了夏日的火热,是梧桐、银杏、还是红枫……驮着斜阳的鸟儿,羽翼已然丰满,头也不回地迁居,南方。……它(秋)默默地描绘种子的成长,一路搀扶着走过季节的长长短短。谷穗悄悄爬上禾苗,果实轻轻跃上枝头,田野边农人眼中已沁着欣喜的泪花。它压弯了收割者的背和扁担。 雏菊绽开五颜六色的千丝万缕,芦苇甩动苍白苍白的胡须,当它们装点着秋的单调时,秋却在挥毫涂染美丽的画作。不要问它在画些什么,瞧,它正在帮你画上毛衣。……”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落叶,阳光就淡了,落叶是阳光的痕迹。一落叶,庄稼就少了,落叶是给庄稼的离别信。一落叶,秋天就快走了,落叶是冬天的序曲。一落叶,雪花就要来了,落叶是雪花的请帖。”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你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评价他们,该给一些比较质朴、稚嫩却诗意闪动的作品一个怎样的等第?或许是不是要反思一下,若是被生活泯灭诗意的老师是否有资格有能力手持评判之笔?这次秋天课程,虽然没有特意让学生写秋天的诗歌,但愿意用诗去描绘表达秋天的孩子都不乏金玉良句。有思维逻辑的体现,有丰富想象力的展示,还有异于课堂或教材中的句式用语。每当看到这样诗意美好的想象和语句,我总忍不住扪心自问:老师,你是否捉襟见肘?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风儿吹过树叶发出沙沙声时,就好像秋在看着这一切  咯咯地笑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草偷偷钻出来,让人忍俊不禁;春花争相赶趟儿,彼此争芳斗艳;春风温柔和煦,化为有形……济南...
    灵动语文阅读 3,525评论 1 14
  • “我想帮助别人,却不知道应该做点什么”,志愿服务机制不健全是基层志愿服务工作面临的第一大难题,没有统一的活动阵地、...
    文艺范流氓阅读 377评论 0 2
  • 有一天晚上,我和舍友闲来无事就坐了下来,把话匣子给敞开了的好好的聊聊天,不知不觉怎么的就往爱情这方面转了过去。 爱...
    阿俊xi阅读 246评论 0 0
  • 不知你有没有过想关闭朋友圈的冲动?反正我有,并且这么做了。 最近几天的生活节奏有点凌乱,自我剖析后发现自控力极差的...
    清婉Roise阅读 731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