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友情、爱情,这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感情构成,就像三原色一般描绘着我们每个人的感情生活。我们出生伊始首先获得了亲情,在家庭生活中体验亲情式强相关的爱,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的行为举止,父母给予爱的方式、程度不可避免的决定着你的情感底色。从开始上学,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每一个阶段你都会收获友情,不同阶段的友情也酝酿着不同的色调,但从步入校园这个小社会开始,你必须学会付出与获得相互平衡的情感诉求与满足体系。爱情,随着情窦初开,你难免不可救药的爱上一个姑娘或者一个小子,你砰砰的心跳宣告着你初次体验到不同于前两者的情感模式,你可以不顾一切的给予,但同时你也可能会没有上限的索取,这是最难找到平衡的一种情感模式,其中又包含了你以后没有意外的话必然要面对的婚姻,直到再次体验角色互换的亲情。
你可能会留恋襁褓中的安全感,怀念曾经的同窗情深,享受当下的相濡以沫,你会期望生活总是被美好填满,记忆总是充满甜蜜与笑容。但我想我们都无法避免与父母意见相左,同学朋友的渐行渐远,恋人的争吵与角力。情感中都充满了矛盾和戏剧性的内核。
今儿就先聊聊友情。
十一八天长假见了一些朋友,会了几个同学,其中有一个是我大学四年形影不离的好基友,互相理解,彼此包容,毕业后也一直有联系,但都只活在了对方的微信和手机里。这次十一相逢,激动是当然的,却有种难以言说的距离感,有些许相视无言的尴尬,不知道这是激动所致还是友谊在时间的作用下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变化。我突然觉得工作几年,恍惚间友情不再像曾经那么浓烈,曾经的形影不离,曾经的年少轻狂都不在那么唾手可得。几年没见,我变了,还是我们变了?其实仔细想想,都没有变,曾经的那份友情也依旧在那里,它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褪色,但它带给你的色彩印记不会有丝毫改变。
这个时候可能会有人说“相见不如怀念”,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要坚定地告诉你,真正的友谊它没有变,是你的过分解读和矫情伤怀误解了眼前的一切。所以请不要过分严肃的去解剖友谊这个词语和其背后的弯弯拐拐,不要因为一时的不如意,就去怀疑这份友谊的可贵和价值。你要认清友谊的本质,它是一段美好时光的忠实载体。只是我们都有了新的生活,新的节奏,新的可以更方便快捷的袒露心扉的那个人。这也充分反映了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利己本性,和我们每个人在每段友谊当中都在付出的同时更多的索取,或者说是收割着我们内心所渴求的那一份舒适。
相识相知到成为朋友,进阶为知己,这是彼此的缘分,而这份缘分来自于彼此的契合,什么造就了所谓的契合?你的生活和他的生活有交集这是基础,然后你们的三观相投,接着是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阅过的人让你们有了交互的内容和契机。在彼此身上你们听到了回声感受到了共振,又有某一个阶段的外在环境把你们捆绑在一起,自然而然友情就这么出现了。但是你无法回避的就是外界环境的改变,我们都要追寻着自己的生活轨迹和方向,所以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纵然我在这里说我们要理性看待和认知友情,但在分别的那天,你难免怅然若失,在重逢的那天,你或许也会像我一样些许冷场与客套。但请不要过分严肃的去审视你们的友谊,怀疑你们的友情。要认识到眼前的情况不过是理所当然发生的,不要去觉得意外,而是应去感受重逢的美好,去回味曾经的时光。
我就跟我刚提到的那个基友坦诚的告诉他我的感受,这种冷场、客套、尬聊、无言让我失落,但同时我也去跟他分析这一切的发生,聊开了、聊透了,自然也就拉近了距离、没有了疏远,然后以君子之交淡如水相互安慰。我们都希望彼此能够继续高频率的出现在彼此的生活中,但现实的力量如此巨大。
那我们该怎么去维护滋养这段友情?很简单,养花需要施肥,维护友情则需要新的交叉点。
一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友情必然是双方虽天各一方却又藕断丝连一般,有着不期而遇的交叉点构成的新交集。所以这不是你需要去刻意为之的,因为彼此都有各自的生活。当你某天开始去怀念某段友情说明它已经淡出了你的生活,不用伤怀,因为虽然存在能够连接起过去和未来的友情,但大多数友情都属于过去或当下。
如果有个朋友自始至终没有从你的生活中缺席,请珍视这份情感,因为它意味着概率学上认定的小概率事件在你身上发生了。但同时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不是用力抓可以把握的情感和机缘,而是你们确实气味相投,所以千万不要太紧绷,因为你的用力反而可能带来相反的作用,毕竟情感这东西太复杂,蕴含太多异端,你尽可以放松、放任,尤其是友情这个东西,他才是三种情感中唯一一个“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也求不来”的一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