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民生倡导节水

当前,围绕水价是否应该改革、如何改革,社会热议纷纷。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是公共产品,因此用水应该是低价的。

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的确,水和煤气、电力一样都是公共产品,属政府公共基本服务的范畴,一般情况下确应廉价、均等。但是,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小,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紧张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长期以来水价过低,相当于变相鼓励消耗、浪费用水,水污染也得不到有效治理,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同时,水价过低,国家财政也背上沉重负担,无法保障公用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家积极推进自来水等公用事业改革,强调在政府主导下适度市场化,以提高公用事业经营效率,减轻政府压力。这种情况下,水也具有商品的属性,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公共产品了,水的价格应充分体现其价值,过低的水价显然不符合市场规律。

而水价改革,适当提升水价,可以促使社会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并减少水污染。因此,水价改革已势在必行,提升水价是大趋势。当然,公用事业是公共服务范畴,水价改革的基本前提是保障民生,不损害群众利益。那么,什么样的水价是合理的,应以什么方式保障改革,如何兼顾各个目标呢?

“保障民生,倡导节水,兼顾效率。”这应该是水价改革的总体目标,水价改革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作用。既要体现公共服务对民生的保障,又要体现对节约水贵源的政策导向,又要保障公用事业自身的发展。各项政策均应在这个目标下制定和实施。

在水价改革的具体实施上,基本思路是:

一是要实行阶梯型水价,鼓励节水。阶梯型水价就是将水价分为不同的阶梯,在不同的定额范围内,执行不同的价格,用水量越大,水价越高。这样可以促进节约用水,鼓励节水行业发展。阶梯型水价主要应针对工业、商业用户进行,而对于居民用水,仍应予以一定保护,水价不宜太高,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利益。

二是要科学核定价格,建立价格监审制度。而水价的确定,应科学核算,充分考虑水资源本身价值,水工程、水处理及水管理的成本,及污水处理的成本,充分体现市场化的特点。三是要建立水厂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经营管理。同时,应加快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水务现代企业,规范经营管理;加强政府指导及监管,建立价格监审制度,保障公开透明。改革,在争论中推进;发展,在激荡中实现。水价改革必将为我国公用事业发展带入崭新的历史时期,也必将为我们可持续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