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5日血痹虚劳篇学习小结(认识虚劳和小建中汤证)

    【13.26】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

      营气虚,易盗汗,适用桂枝龙骨牡蛎汤或桑叶;卫气虚,易自汗,适用桂枝加附子汤。

      【13.27】 人年五、六十,其脉大者,病痹挟背行;若肠鸣,马刀挟瘿者,皆为劳得之也。其脉小沉迟者,病脱气,疾行则喘渴;手足逆寒者,亦劳之为病也。

1、 “病痹挟背行”:就是背脊骨两侧的肌肉都很不舒服。有可能是太阳经水气上不去,也有可能是五脏六腑的运作机能变差了,变成了虚劳证。

2、 “若肠鸣”,就是有的人是肠鸣,常年消化不良,容易消化不良的体质。

3、 “马刀挟瘿”,就是腋下或者脖子旁边的淋巴长出一坨一坨的东西,说明这个人一定是气血很不顺畅。

4、 “脉小沉迟”,表示气虚。

5、 “病脱气,疾行则喘渴”,气虚的人,稍微走快一点就会喘;气不够,肾阳不足,水气上不来,所以就会渴。口渴是人体虚劳的一个蛮好的指标。

6、 “手足逆寒”,说明气虚阳气不够,无法到人体末梢,也是虚劳病症状。

7、 当我们遇到一个消化机能很差的患者,很容易胃痛、拉肚子或者便秘等,就要先鉴别下是不是虚劳证体质。而小建中汤就很适合这样的虚劳体质。

      【13.28】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者,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饴糖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1、 “虚劳里急”,就是很容易拉肚子,或者小便次数太多,肚子感到紧绷,跟消化代谢机能有关。

2、 心阳或者心阴不足都会有心悸。

3、 衄跟胃溃疡或者口疮有关。

4、 小建中汤是一帖实脾调肝的药。芍药养肝,桂枝平肝疏肝,麦芽糖生姜大枣补脾胃,所以肝虚而乘脾的状态非常适合用小建中汤。临床上肝虚乘脾引起的消化问题很多。如胃溃疡、肠躁急、各种消化系统的疾病只要认出是虚劳底,适用建中汤效果蛮好。

5、 关于黄疸,如果小便不利,那是湿热郁结在里面,所以要用清湿清热的药剂;如果小便自利,代表没有湿热郁结的问题,适用小建中汤来医。小建中汤是经方里面调肝补肝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就像肾脏病,你吃五苓散都会有点效果,而肝脏病吃小建中汤都会好一点,就是这样的认识,实际上还是具体辩证更好。

6、 小建中汤退虚火效果好,芍药加量,加了麦芽糖,会让药性往下沉,能够让心火降到小肠去补肾阳。

7、 建中汤最大的特色就是麦芽糖,因为有了麦芽糖,所以才叫建中汤。对于人类的身体来说,因为有了足够的糖类,对消化机能有帮助。而桂枝汤底就是用来调营卫的,而调营卫就是能够提升消化机能,把吃进去的营养送到该去的地方。芍药加倍也是为了让药性集中在消化轴。

8、 小建中汤在临床上,芍药可以减量,尤其是容易拉肚子的人,芍药、大黄和栀子都要少放。但是麦芽糖不可以减量。芍药实际上不一定要放到桂枝的两倍,放1.5倍也可以。

9、 吃了小建中汤之后,身体的自愈能力开启,所以会狂吃狂睡。

10、 小建中汤是滋阴药,它能够把身体中吸收营养的通道打通,然后让身体自己去吸收营养来滋阴。有形的物质营养就是阴,那让身体能够吸收这个阴的能力恢复就可以了。跟后代人的只管补的滋阴的思考是不同的。

11、 “劳者温之”,就是需要温养。

12、 “梦失精”,肝气不升胆气不降的人容易失精。桂枝疏肝芍药降胆。

13、 如果一个人一点都不会口干的话,芍药可以减量。因为当一个人觉得比较干干的时候使用芍药会比较有意义,如果芍药用多了这个人的肠胃会变得冷冷的,消化能力反而变差。或者在用的时候加点帮助消化的药,如干姜、白豆蔻、白扁豆之类的。

14、 “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者”,这个主证常常会跟温经汤证放在一起,温经汤证是更年期综合征,人会发热、出汗、口干、嘴唇干、手心发热等。面对有些患者不能长期吃温经汤,因为吴茱萸会让眼睛发干的副作用,可以先用温经汤,再用小建中汤来做后期保养。

15、 因为小建中汤或者桂枝龙牡汤这类补药都是桂枝汤底,可以让吃下去的营养送到该去的地方,所以如果你要锻炼身体来调整身材的话,这种补药会有蛮多的帮助。

16、 吃了小建中汤之后,不要吃生冷。

17、 同样是虚劳,桂枝龙牡汤是一个从神经紧张开始到阳虚阴实的体质;小建中汤是一个人的气血不能运化,造成整个消化系统开始变差的情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