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匹马,上路了。残阳似火烧,一点一点的,也慢慢沉下去了,老马依旧慢慢走着,拖着沉重的步伐,它已无力与太阳奔跑,光明的逝去早就习以为常了。
臧克家是为农民写诗的诗人,他的眼光始终注视着躬身于大地的农民。也许这首诗献给的是农民,为那在土地里辛勤的,却被地主们残酷剥削的农民。老实本分的农民即使吃不饱却仍干繁重的农活时,“横竖不说一句话”,即使背都压弯了也只是“把头沉重的垂下”。“这刻不知下刻的命”,日本鬼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来抓人了,或者指不定什么时候没粮了就饿死了。生活的艰辛摆在农民眼前,也只能是“有泪只往心里咽”,这时来个地主粗暴的催租,他也只能是抬头望着前面,目光呆滞。也许诗人指的也不仅是农民,而是千千万万个受剥削压迫的人对现实的无奈,不想疲于奔命又无法冲出重围。诗人说“命运像粒砂,风挟你飞扬,你自己也不知道要去的地方”,此刻,无数的人民不知道未来的样子,只是被生活磨得麻木了,感觉未来依旧是寒夜,依旧是这样苦日子看不到头。
诗人“不肯粉饰现实,也不肯逃避现实”,将当时人们的境遇如实的表现出来。老马一俯一仰,俯是因为压力,仰是因为迷茫。“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身体的严重剥削,让人们精神上严重缺乏营养。
最后这队人群的结局是什么?我想,是死亡,无意义的死亡。当生活失去了可能的时候,这个时候便到了死亡的边缘。如何将其拉回,给他希望,让他在辛勤的付出中得到回报,也许是家人的温饱,也许是后代可以走出去的诱惑。诗人说:“纵不能有敏锐的眼指示着未来,也应当把眼前的惨状反映在你的诗里,不然那真愧煞是一个诗人了”。臧克家将一群人当时的生存状态如是表现出来,为的是让先进人士领导者看到,从而改变这种局面。
老马走着走着,天色沉沉。渐渐的,天方破晓,路上满是碎石,望着那深深的悬崖,老马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