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半夏、野菩提、胡颓子,原来都是它呀!

最近,院子里的几棵长得歪歪扭扭的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果实,绿叶之间,密密的果实垂挂在枝头,细看,果实的颜色深浅不一,从青绿色到淡红色、黄色、朱黄色再到红色,阳光下,一个个晶莹剔透的,既好看,又让人垂涎欲滴。熟透了的果实呈椭圆形,与樱桃极为相似。

韩语称其为“野菩提(뜰보리수나무)”,虽然名字里有“菩提”二字,但与佛祖坐在其下修行的印度菩提树完全是两码事儿。查了查中文名称,叫“木半夏”,属胡颓子科,这一名称来源于《本草拾遗》,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其叶冬凋夏绿,春实夏熟,故称木半夏”;还有“四月子”、“野樱桃”等别称。

既然俗称“野樱桃”,肯定是可以食用的。小心翼翼地摘下一个尝了尝,甜甜的,但舌头上留有一种涩涩的感觉。上网一查,这木半夏的功效可非同一般,《中国药植图鉴》说它“收敛。治肿毒。”苏医《中草药手册》则说它有“活血行气。治跌打损伤,哮喘,痢疾,痔疮。”等功效。看来,还真是个不错的东西呢。但这种涩涩的感觉不太让人喜欢,有没有更好的吃法呢?网上说除了直接食用外,还可以做成果酱、或者用来泡酒,不然加上冰糖煮着吃也可以。韩国人最普遍的吃法是像做青梅露一样,把它与糖按1:1的比例腌制发酵后,作为酵素食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