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本小小的童书,能像《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样被译成包括澳大利亚土著语言在内的一百二十五种以上的语言了,它被赞誉儿童文学的金字塔。就在今天,除了狂热的研究者,相当多的人不喜欢它,读不下去——支离破碎的情节,疯疯癫癫的人物、冗长而不知所云的对话。
这是一本荒诞文学的代表作,字里行间穿插着大量的语言游戏,但它却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孩子们喜欢它,恰恰是因为它荒诞。
人物荒诞:从穿着背心、看怀表的兔子开始,到烟囱里飞上天的蜥蜴比尔,坐在蘑菇上抽水烟袋的蓝色毛毛虫等一个个轮番登场。
情节荒诞:掉也掉不完的兔子洞,泪水一直淹到下巴的眼泪池,最刺眼的要数爱丽丝的变身。
语言荒诞:绕来绕去的对话,小主人公可笑的内心独白,一首又一首滑稽的歪诗,可谓是疯言疯语到了极点。对于大人来说,这切实是太疯狂了,宛如噩梦,但是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们来说,魅力不可阻挡。
排版荒诞:老鼠讲的故事被老鼠排成了老鼠尾巴的形状。
荒诞文学艺术流派起于西方,用离奇的故事来讽刺现实的小说,把不起眼的事物虚构到极点,使其完全脱离现实。荒诞是非常不真实,不符合情理的,在现实生活中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荒唐是指人的行为和思想很不合理,在违背事实的。在现实生活中是可能发生的。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还会发现,在这个并不阳光,甚至有那么一点点黑暗疯狂的故事中,七岁的爱丽丝看似单纯天真,其实却相当的叛逆。这在开头的一句:一本书没有插图,又没有问答,这种书有什么用中,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维多利亚时代,写给孩子的童书又枯燥又充满了说教,爱丽丝用一句轻蔑的质问,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接下来,在兔子洞的坠落过程中,它又继续用了一连串的自言自语,嘲讽了当时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育制度。她好奇,她求知欲强烈,在陌生的地下世界中勇敢探索。
爱丽丝荒诞的冒险实际上是她自我发现的成长旅程,当我们读完全书,就会发现“我是谁”的哲学命题贯穿全书。从一开始的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加上置身于一个荒诞无稽的奇境,她懵懂了,迷失了自我。所以她在门厅里问自己:“我到底是谁?”当毛毛虫问:“你是谁”时,她才吞吞吐吐地说:“我,我现在也不知道。”但到了故事的最后,爱丽丝经过种种历练,找到能让他变大变小的蘑菇的同时,心智也趋于成熟,找回了自我。于是,面对红心王后“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的提问时,她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是爱丽丝。”
我觉得荒诞的故事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冲破黑暗的力量。种种荒诞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像是不断冲破黑暗力量的种种探索。就像陶渊明的桃花源,卡夫卡的变形记。
每个人都是在各种各样的经历中,不断长大的,爱丽丝从开始的逃避,到最后的面对,都深深地影响着我。爱丽丝和毛毛虫一起经历了蜕变,梦境中的思想收获让现实中的她找到了方向。回到现实生活中的爱丽丝在众人面前断然拒绝了婚约,还挖苦了权贵。这些无之不让人大呼痛快。而我们也伴随着爱丽丝情感得到升华,学会了她的勇敢、执着、真挚、善良……现实中彷徨中的人啊,不妨学学爱丽丝,不要被小小的挫折所羁绊,不要对社会不公心怀怨恨,拿出你的勇气,拿出你的激情,即使是再大的风浪又怎样?我们照样翱翔天空,活出人生的潇洒与不羁!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是爱丽丝。每个人都是爱丽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