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出行时有个常识,就是要尽量减少或者避免在雨天、夜晚、雾天行车,不要将自己和乘客置于危险境地,也就是不鼓励冒险。但是世人又有好奇的一面,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又乐于听一些冒险的故事。当某个人身处困境时,众人很期待知道他是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的,并赋予英雄好汉般的评价。
今天故事算不上精彩,但作为亲历者还是挺有感觉的。我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并非是要鼓励冒险(事实上我是一个非常谨小慎微的人),而是思考过程总结心得,作为将来处理类似困境问题的一种借鉴,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近期思维模式的改变的一种自我奖励。
清晨一大早从上海出门,目的地是张家港,预订到达时间是上午十点半。考虑到路上的各种不确定性,我将出发时间提前到六点半。如果路上顺利的话,九点多就能到目的地,然后就地安安定定地吃个早饭。
01 关于路线:
车子开动,路线不用想,沿江高速太熟悉了,闭着眼睛都会开。经过市区道路都还好,但开到外环就不对劲了,比平时堵,打开导航一看,不得了,沿江高速临近苏通大桥段直接让下高速绕行,沪宁高速花桥段是很长的一段红线,第三个选项是沪常高速,绕个很大的圈子,拥堵情况还好但得走一段苏州城区环线。三者有个共同点,时间相差不多,都是3个小时左右。依照平常思维,时间一样就挑最近的走,沿江高速最合适。便走边寻思为何堵车,立马明白了,昨日微信朋友圈里,遇到大雾堵车的有好几位,想必今日也是类似情况了。如果这样,那沿江高速是断然不能走的,依照常识越靠近水源地雾气越大。当然也存在侥幸心理,觉得时间不是还充足嘛,太阳出来不就可以了嘛。但很快这种侥幸心理就给打消了,因为我今天的目标是10:30到目的地,走什么路线只是方式和手段,最重要最有效的做法应该是选择可靠性最高的路线,至于多花费油钱和过路费只能排次要考虑。这个确定下来后,就在外环线上,向着与目的地相反方向的沪常高速方向开。
02 关于行车:
车速:上了高速才知道,我仍然低估了入冬以来这场大雾的威力,非常夸张,瞪着眼睛最多只能看30米外的路牌。前车开灯状况下目视距离会稍微远一些,有50~60米,所以车速可以维持在60码,部分路段也可以开到80码。
驾驶:三根车道,我大多选中间车道,左顾右盼,全神灌注,手心冒汗,心想一旦碰到前车制动我可以减速或者从左右两边换道。好笑的是,整个100多公里的高速路,车子出奇的少,遇到的车不超过十辆。想想也是,这么大的雾,沿路的高速入口都肯定都关了个严实。话说,我是怎么混上来的呢?可能一个字,早。
路况:过程中要换三条高速,指望那30米的目视距离来变换出口,纯属搞笑滑稽不靠谱,根本来不及。这时导航帮到大忙了(我寻思GPS在白茫茫或者黑茫茫的一片混沌中是如何定位的),否则一旦走错,那就真是一步错步步错了,要么走到堵的高速路段上去,要么下去了就没机会再上来。也不能完全靠导航,在换道中还须用平日积累的经验常识做辅助,否则跑到反方向的道上去了那就玩笑开大了。
插曲:1)有辆不要命的车居然用100码车速超车,他运气不算太差,在擦上并道进来的大卡车之前刹下来了,刹车的尖叫声听的人瘆得慌;2)绕城高速上有辆路政部门的巡逻车,莫非是那些路况监视探头都失效了,他们得亲自巡视?3)下高速之后的地面道路,雾稍微小点,我还是走错道了,所幸的是小错没有浪费多少时间;
03 结果:
早饭是没法吃了,用饼干凑活。10:30准时到达目的地。那哥们说他心想说我应该是来不了,或者至少中午之后。他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说早出门,然后运气帮忙。
关键:早/目标明确/日常经验积累/GPS技术支持/看不见的运气或者天意。
联想:
1)白茫茫一片意味着前方的不确定性(也叫风险),那么明面上的、有足够心理防备的风险,我们是否可用平常心看待?
2)有些人长期在负重/复杂/逆境中工作,他们因此练就了某些常人羡慕不已的技能,并赢得了声望和收益。但这种负重前行、风险相伴的做法,换作我们想去尝试时,身边人更多的是给予劝解。这种悖论又该如何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