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电影《河边的错误》和小说毫不相干,就像同父异母的两个孩子,被赋予相同的姓氏(形式),本质诉说了两个故事。脑补一下余华老师看完电影后的自我怀疑:“这还是我的小说吗?”
浅析小说和电影的相同点:小说该出场的人物都一一出场,故事引线确实是幺四婆婆之死,死者趋同都为四人,凶手指向疯子!
但电影和小说的内核完全不同,电影更加饱满丰富,导演相当精明,故意用意识流的手法将想表达的思想进行模糊处理,以至于观众看完之后云里雾里,只能发挥想象自由解读。
而小说全篇96000字,流水薄式地介绍了小镇里发生的连环杀人案,平淡无奇,缺少悬疑小说的情节跌宕,只用文字的堆叠展现故事的迷离。但读完全篇,你至少可以捕捉到一个清晰的内核,原来这不是悬疑,不是文艺,而是一场疯子杀人不刑罚的法制前沿探讨。
作为非原著党,看了电影《河边的错误》后马不停蹄地去看原著小说,接下来就让我们细数电影和小说的区别。
1. 马哲真的疯了!
余华老师笔下的马哲,更像是没有感情的资深玩家,在查案的任务中凝视npc的死亡,并不执着于真相,只是作为旁观者接受小镇里的一切荒诞,却在不经意间落入这荒诞的河里,杀了疯子,成了疯子!
2. 妻子没有脸谱!
余华老师笔下的白洁,无名无姓,更没有怀孕生子,只以马哲妻子的身份最后登场。面对即将“疯了”的丈夫,只是几声怨怼,更多的是容忍与谅解。小说里的白洁没有任何脸谱,却暗示了那个年代女人们的道德困境!
3. 疯子又回来了!
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疯子就像是飘荡在小镇里的幽灵,让人心生恐惧。疯子总是在模仿别人的一举一动,想消灭疯子,却渺无踪影。殊不知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疯子,若想不变成疯子,就需要敬畏他,而非屈服于他!
4. 局长是个好人!
小说里的局长,并不是职场PUA达人,而是富有人情味的上司。为庇护手下,他将马哲送进精神病院,让他成了疯子而非罪人!
5. 幺四婆婆的死是一场精神献祭!
余华老师笔下的么四婆婆,有着清晰的生活轨迹,从善良寡味的老妪到收养疯儿的下里巴人,幺四婆婆的精神麻痹只能通过身体的虐待得以“疗愈”,何其荒唐可笑!
6. 许亮也许是凶手!
余华老师笔下的许亮拥有双重人格,邻居说他孤僻,同事却说他开朗。小说里的他每次都出现在凶案现场,没有女装癖,没有前科,只偏爱在河边钓鱼!
7. 王宏没有被杀,也不是诗人!
这是王宏对待马哲的态度,小说里的王宏只是嫌疑人不是受害者,他没有写诗的才情,更与出轨这等香艳传闻毫不相关,只是个愤世嫉俗的孤僻青年!
8. 钱玲丢了发夹
小说里的钱玲是个战战兢兢的女孩儿,作为目击者,她自动投案,面对马哲的讯问,她语无伦次,谎话连篇,她哭着自白:我只是来找丢失在河边的一支发夹,可也许她丢的不只是发夹...
9. 小谢是小李!
电影中的小谢对应的是小说中的小李。余华老师笔下的小李是个颇为认真的菜鸟刑警,对案件进行大胆浅薄的猜想,认为疯子和许亮互为双重凶手!与马哲相对比,他年轻直白,没有经历黑暗,也就不会心藏灰暗!
10. 小男孩才是主角!
余华老师笔下的小孩儿是个小大人,他非凡的胆量和冷静与孩童的稚气格格不入,他自诩为勇敢的大人,但成人的世界并不接纳这个弱小的驱干,于是孩子的灵魂游荡在群体的夹缝中,无所适从,不得安宁!
《河边的错误》是先锋作家余华老师对自己写作风格的一种突破,他用青年的叛逆描写了那个年代的精神拉扯,经济的迅速崛起与思想开化滞后的割裂,让身处新旧交替的人们懵懂无措,疯子也就应运而生。
余华老师在小说后记中这样说道:“真实永远都是一位处女,所有的理论到头来都只是自鸣得意的手淫”,而《河边的错误》中那个属于1987年的真实,1987年的精神只是时间的一粒尘埃,面对捉摸不定与喜新厌旧的时代,我们只能不回头,往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