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仁善,有时候甚至有点懦弱,他一生呢有三位皇后。第一位皇后郭氏,典型的古代“包办婚姻”,仁宗同学很不喜欢,so公元1033年,刘太后一死,仁宗就麻溜地以郭皇后没生儿子为借口,废郭后为尼,幽居长宁宫。狠呢哦!第二个呢不算真的,是仁宗深爱滴贵妃,宠妃。可惜贵妃命薄,死后被追赐为皇后,这位张皇后就是前面讲到的包拯同学哭着不许仁宗给人家大伯当官那个。今天要说的,是陪伴仁宗大半生的曹皇后。1033年,郭后被废没多久,十八岁的曹氏奉诏入宫,第二年九月,册为皇后。
这位曹皇后可不是普通民女,她是大宋开国名将曹彬(打后蜀的元帅)的亲孙女。真正的将门之后,气度自然不凡。尽管如此,曹后一点不女汉子,她生性仁慈和仁宗同学很合拍哦,而且同样不奢侈,一对儿简朴的皇帝皇后。曹后还在后宫种种田啦养养蚕啦,像普通农妇一样劳作。关键是,能打会武糙女?种田养蚕朴妇?nonono,人家还琴棋书画,虽没有样样精通。但是,一手好字是留在史书记载中的。绝对的好国母。《宋史》:性慈俭,重稼穑,尝于禁苑种谷养蚕,还善书飞白书。
话说,仁宗庆历八年,元宵节三天之后的一天夜里,皇宫里出了一桩大事!那天夜里,仁宗和皇后正睡得香呢,突然外面大吵大闹,嚷嚷得不停,还能听见屋顶上瓦片被踩碎的声音,都把皇帝皇后给惊醒了。两人慌里慌忙披衣起床,仁宗吓坏了,喊了半天也没个太监宫女来回话,于是就要自己跑出去外面瞅瞅到底咋了。太吓人了哇!!!这时曹皇后稳下心来,拉住皇帝衣袖说道:陛下千万莫慌,现在外面情况不明,如果贸然出去恐有危险,我看是有人谋反了。还是赶紧派个心腹去通知人引兵前来护驾。
仁宗想想有道理,又连忙喊人。这时,外面声音越来越大,还有很多哭喊声救命声。仁宗更吓得不轻,吩咐的声音都颤抖了,一句话说不连贯,连取自己的贴身信物也扯半天拿不下来。曹皇后也急了,事态严重估计等不到护驾的军士到达内宫,就要出问题了。她对仁宗说,陛下,现在我们靠自己更靠谱。仁宗早就吓得六神无主了,全部都听曹皇后安排。自己光惦记抖腿了。
曹皇后立刻把宫内的内侍太监召集起来,编成一路一路小分队,每个小分队再规定一个小队长,分别守住各个宫门。其中一个胆小的内侍听着外面打打杀杀鬼哭狼嚎害怕哟但是又想给自己找点心里安慰,于是一秃噜嘴很大声地说:外面估计是哪个宫的老嬷嬷打骂犯错的小宫女吧,所以才会有女人哭声。话才讲完,曹皇后一声怒喝:叛贼就在外面杀人呢,你还在这儿胡说八道! 就这一下,指明了大家恍惚的内心,又给惶恐的众人一种临危受命的信念,宫人们都开始分工协作守卫中殿。
这时候皇帝是指望不上了,曹后预计叛贼一定会按地图找来进攻宫门,但中宫宫门厚重,一时半会是撞不开的,怕就怕用火。于是命令内侍取水备用。果然,随着声音越来越近,叛贼开始火攻,幸亏曹皇后早有准备。指挥大家齐心协力用水灭火,火一来就浇水,一来就浇,才力保宫门不失,叛贼久攻不下,最后等到了平叛的王守忠将军。在守宫门大战中,曹皇后为了鼓舞士气,让所有参与的内侍每人剪下一缕头发作为保宫护驾的证明,天亮就论功行赏。这下大家更是勇猛滴很,木有一个人掉链子。
这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就酱被平定下去了,没皇帝神马事儿,都皇后一个人搁那指挥。氮素!仁宗虽然心里面觉得乖乖我皇后大无畏有才有勇有谋贼啦牛逼哟,但是我不要面子啊,我很气哦,气自己光忙着发抖连个命令都说不顺溜哦,所以!仁宗竟然以曹后是因为想要显示自己能力、邀功而故意安排的这场差点动摇国本的深夜谋乱,不仅不感激她,反而还想废掉她、改立宠妃张美人为皇后。尼玛,也是细思极恐。幸亏大臣们力保,唉。
还好,后来曹皇后活得久呢,英宗时当当太后,神宗时当当太皇太后,而且神宗孙儿对她孝顺的不要不要的。然后,活到六十四岁的慈祥老太太,在元丰二年冬病逝,与宋仁宗合葬永昭陵,谥号为“慈圣光献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