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今天,读到茨威格写的“人变老其实不意味着别的,只意味着不再对往事感到害怕”一句,似乎若有所思。的确,人在变老的过程中,行遍千山万水,历经种种磨难,如今都过去了,不再用担心害怕了,淡定了,从容了,人终于在变老的时候领略了绝美的风景,领悟了生的意义。
但是,人变老了,似乎会开始对未来感到害怕。过去纵有滔天巨浪,而今已尘埃落定,不足为虑,而对于未来,却依然难以去把握,因为人变老了,时间有限了,已经不起折腾和反复,稍有闪失,就会招至灭顶之灾,使人不禁对未来打起寒噤来。
如果将人生在时间轴上进行这样的划分,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则有难以克服的困境。过去之物,却藏于现在之心中,现在之物,寄于将来之中,而将来之物,复返于现在之心中。人始终无法回避自己,在生命的链条上,是没有过去、现在、将来之分的,有的是一种精神的一致性,心绪的连贯性。回忆中的一点星火,可能会在现在燃起熊熊大火,烧得内心灼热难耐,对将来不确定性的担扰,可能会窒息现在生活的热情,使人陷于末日的恐惧之中。
其实,对于人来说,当下就是一切,没有所谓过去,也没有所谓未来。如果对过去感到害怕,一定是现在在害怕,如果对未来有恐惧之情,也一定是现在感到恐惧。过去已不存在,未来还没到来,一切在于自我对现在的定义。人对现在的定义,不但决定着将来,而且还决定着过去。若说有过去的存在,一定是基于现在的生成;若说有未来的出现,一定是基于现在的设想。因而,回望过去,瞻望未来,不如关注现在。所有“回望”与“瞻望”的举动,都是源于现在的心神不定,对当下缺少足够的关注,缺乏直面人生真相的勇气。
人活着,是无法回首过去的,也是不可眺望未来的,因过去与未来,都是基于当下的解读和设计,除此外,没有别的东西。
生命很漫长,却只存于呼与吸之间。
2016.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