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楼管的小姐姐来找我,前后找了几次,大概是为了续交物业费的事。反正早交晚交都得交,那我就答应了。由于在外面忙,所以没有第一时间付款,临近中午的时候小姐姐告诉我能不能第二天交,“因为今天的指标完成了”。这种事对于我是没有什么影响,于是我就答应了。
没想到第2天要交的时候,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于是又顺延了一天。就这样一来二去,顺了很多天,也就跟楼管混熟了,到今天才把物业费缴了。
谈话间,得知物业楼管每天都有业绩考核,每天都要有催缴物业费的业绩,于是她也害怕一天爆单,第二天没单,于是有的熟一点的业主就会沟通下。
楼管小姐姐的心思,我是能够理解,因为每天有稳定业绩才是关键,可我们换过来想,企业的角度,如果你是老板,老板当然希望钱越早收回越好了。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定?导致业务员压单呢?
很多做销售人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尤其是年底,销售会按照绩效要求的业绩来完成工作,而超过业绩目标的他,自然而然就会压一压,留着等明年成交。一方面是害怕明年的成交量减少,另一方面是害怕因为今年爆单而导致明年的绩效指标进一步上浮。
那这些时候就值得我们反思,企业设定KPI和绩效考评,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工资测算,另一方面是要促进员工们去更好的开展业务去做工作。设定业务目标的方式,一定程度能够激发员工的干劲,但也会一定程度的抑制个人能力的发挥,背离了制度的初心,也和老板的初衷相悖。
一朋友是公司某个子工厂的厂长,他还是厂长助理的时候,曾经去巡流水线,遇到一个工人在休息。他就过去问他怎么在休息没干活,工人回答说“我今天的任务做完了。”他问“那你既然还有时间,就可以继续做啊。”工人回答让他接不上来的话:“我每天的任务就是这个量,其他人也一样,我是效率高,我忙完就行,如果我工作量上去了,明年我的绩效就不是这个量了,我何必呢?”
制定制度从来不是一头热拍脑子决定,而是要考虑任何一个制度都有激励效应,可能是正激励,也可能是负激励。很多企业还是应该去思考更合适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否则陷入这种压一压藏一藏的困局,对大家都没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