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客户需求,有需求才有市场。如今的市场已经过度饱和,你的产品想要推销给用户难度很大,货比三家,当过推销员的人都知道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情。客户为什么会让你吃闭门羹,就是因为你的产品他不需要,一个产品你说好不能叫好,一定要让客户觉得好。
但优秀的产品经理他们不仅仅善于推销产品,最主要的是他们善于推销思想,一个客户表面上看需要的是一个产品,实际上可能是其他需求。而让客户接受你的思想就是给别人建立一个角色认知,一旦客户沉浸在这个角色里他们真的会乐此不疲。可能你卖出的是产品,而到了客户那里注重的却是新的感受与满足。
比如使用苹果手机就觉得自己快要迈入土豪阶层,穿貂的你和富人也差不了多少,这些物件提升了你的社会地位。人靠衣装马靠鞍,好的产品就是提升你身价的砝码。
再比如大家都爱使用华为手机,可能华为没有苹果手机那么好,但华为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技术过硬,价格亲民,高中低档都有。一旦客户喜欢上这个产品就会爱不释手,觉得很值。还有一些好的餐馆他们的饭菜未必就好到那里,可人家的装修到位,就餐环境好。很多人觉得来到这里吃饭很有面子,时间久了大家一提到去那里吃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想到那家馆子,而选择那家餐馆或许就可以看出两个人感情有多深。
现代社会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是需要被教育被锻炼,让自己的思想里植入工匠精神,严谨的态度等等。而我们的客户他们虽说受过高等教育,也是被角色化了,可对于你的产品他真的没有概念。因为在他的世界里你的产品他很陌生,因此你的产品想要推销出去真的需要重新获得客户认可。
对于大多数客户的角色化认知依靠的还得是口碑,有人用过说这东西确实好,一传十十传百你的产品也就被更多的人认可。产品经理应该清楚客户不是万能的,你的产品需要按照客户的习惯和要求来做,这样才能被客户接受。可问题是客户都不知道自己的习惯你又如何把自己的产品和客户习惯顺利对接呢?
我还记得互联网刚刚在中国发展时,当时的微软在中国一方独大,他们的聊天软件非常好。在中国有很多人都使用,其实也不得不用,因为没有其他软件。后来腾讯来了,腾讯清楚自己没有微软有实力,可毕竟是本土作战。腾讯清楚中国人使用聊天软件会有那些习惯,所以就完全依照中国人的习惯设计一款聊天软件,就是今天的qq。
当时的打工皇帝唐骏还在微软,发现腾讯不得了还特意说微软需要改进,可当时的比尔盖茨认为自己的聊天软件在全世界都很畅销为什么在中国就不可以。而且微软认为自己的软件已经很完美了,不需要改完全符合用户习惯。结果就是微软在聊天软件这一块不久就被腾讯挤出中国市场,微软让客户角色化,腾讯依照客户习惯建立新的角色。
有些时候客户不清楚自己的需求,聪明的商家就要学会帮助客户做决策,多做几款产品。那一款很畅销说明客户确实需求,这样市场份额就上来了。
让客户看到好的产品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这或许是产品经理需要练就的功课。而这背后必然有很多辛酸史,也是每一个产品经理人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