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弘丹28天拆解稿听书稿训练营》的收获:要发光,就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8天的写作训练营结束了,这28天,看了四本书,完成了最重要的两次作业——拆解稿和听书稿的写作,很幸运地被评为了“优质作者”。

开心是很开心的,但也意识到了写作之路还很长,我才刚刚打开这扇门。

而且听了小伙伴们的分享之后,切实感受到了差距,果真是越优秀的人越努力啊。

对于我来说,这段经历也算一次修行,不仅仅是学到技能,更重要的是完成了一次心灵上的历练:怎么应对自己想要放弃的念头和怎么看待批评性的建议。

#怎么应对自己想要放弃的念头#

写不出来东西,看不进书的时候,我脑海里第一个跑出来的声音是“哎,看来还是不行,算了吧”。

同时我也在问自己:我一开始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来着?

这时候才意识到第一个作业的重要性。第一个作业,老师让我们写为什么参加《28天成为拆解稿和听书稿的写作高手》。

回去再看一遍,仿佛是给电量告急的自己又充满了电一样,能量满格。

我不是因为看得进书写的东西很好才参加这个训练营的,我是因为想看得进书想写的好但是暂时还做不到才参加的。所以脑海里的声音慢慢变成了“要努力改变这个状态”。

这不容易,但我相信只要在路上,总有一天能到达。

#怎么看待批评性建议#

除了时不时冒出来的放弃的念头,我发现自己还挺玻璃心的。被批评的时候整个人很容易垮掉。

第一次作业,写拆解稿的十个主题和一篇拆解文章,老师评语:结构清晰,但是引题部分太长,而且段落之间没有过渡,太突兀。

第二次得到的评论更惨:不符合听说稿基本结构,过渡不能太突兀,还是多听课和多听多看平台上的作品。

这次打击更大了。就好像一个人修炼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功夫了得,想要找人单挑,结果对方说:你还是回去多练几年吧。

我当时的心情就像,和喜欢的人告白被拒绝了一样。而且失望中参杂着一丝生气:有没有认真看的啊?我觉得我写的挺好的啊。

后来心情平静之后觉得自己挺好笑的。

毕淑敏有句话说的很好,大意是有时候不要在意别人说话时的语气和用词,只要看那话对你有没有指导意义。

就比如,老板对你吼道“你写的这是什么东西!一点创意都没有!”的时候,你只需要catch到核心内容“这个东西在你老板看来没有创意,你需要写出新意”就可以了。

心平气和的看,点评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客观而且正确,非常有指导意义,语气也正常,是我自己戏太多了。

如果没有点评老师的意见,我肯定没那么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把作业改的更好,更不要说投稿通过了。

所以,对于批评性建议,只看一点就够了:有没有指导意义。

#继续打磨写作这块石头#

最后我想说,写作技能就像一块石头,石头越光滑,代表写作技能就越纯熟。

虽然都是同一个训练营的,但是每个人手里的石头是不一样的,有人在加入训练营之前就打磨过了,所以相对光滑一些。

有的人手里的石头是最原始的样子,粗糙无比,看起来无从下手。

而弘丹老师的课程,提供了打磨的具体方法,帮助我们找到下手的地方,更有技巧的打磨这块石头。

更重要的是,当你把这块石头打磨好了之后,因为对接了很多投稿平台,弘丹老师还能帮助你去市场交易,把石头变现。我觉得这是老师的训练营最棒的一个点了。

接下来的计划是,加入青橙学院,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继续打磨我的石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