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很多的影视作品和言情小说里见到许许多多爱情的理想型美好,里面不乏男女主经历重重考验坚定在一起的;也不乏永葆青春甜甜蜜蜜维持爱情新鲜度的;更不乏对爱情产生执念感,占有欲满满的情感外溢痴恋......
这些爱情故事令广大单身男女为之动容,为之渴望在现实同样能得到一段能够白头偕老、永不相负的感情。
可现实就是现实,它永远成不了完美传奇,只是在平凡生活中做到不离不弃,相守到老就很不容易了,爱人逐渐处成亲人,就算是圆满了。
相信你肯定看过这样的影片,一对相爱的夫妻,他们拥有一个可爱的孩子,两人事业家庭都算优质,可突然有一天,妻子被查出来身患绝症且是晚期,她没有选择第一时间告诉丈夫,而是为死后丈夫和孩子的生活做打算。
因为孩子还小,即便她很不舍也不得不把为丈夫提前挑选另一半放在计划内。故事的结局是妻子离世,丈夫和妻子挑选的善良女人结婚了,带着对妻子的思念和照顾年幼孩子的重任继续奔向幸福。
这部剧叫什么名字我忘记了,我只记得饰演妻子的角色是俞飞鸿演的,因为不太喜欢这种生离死别的剧情,我就大概了解了一下故事梗概,没去注意细节。
有的人说这部剧不太现实,妻子这样做,她自己岂不是最可怜的角色了吗?谁还真能忍得住为丈夫找新人啊!
其实,现实中有这样的类似剧情也不足为奇,古时候那更会是屡见不鲜的,还称这样的女性大度,是为家庭着想的、值得称赞的女性。
我听过、看过现实的真实案例大多都是妻子得了癌病,为生下孩子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较多。最后,留下孩子和丈夫,她们在得病时是没有那个精力去为丈夫物色新妻子的,只会叮嘱丈夫好好养育爱情结晶。
是啊,现实生活中,在这一夫一妻制度下,大家崇尚一生一世一双人还屡屡被小三小四打破“神话”,何谈让现代女性变得大度提前为丈夫找下任妻子呢?大度得起来吗?
北京就有这么一例,妻子在去世前想得都是堤防丈夫再找,占有欲胜于一切,殊不知带走了丈夫晚年能够好好生活的机会。
话说北京这女子应该年纪也不小了,最起码有六十多岁了,退休前是当老师的,她和丈夫共同拥有三套房子,两套小房,自己住的是一套大房。她被查出患有癌症后,就开始担心丈夫会另娶,提前做好了身后事安排。
她生前提前把两套小房子分别过户给大小两儿子,最后不放心,还把自己和老伴现住的大套房子以1000块钱卖给了大儿子。她以为生前把房产都处理好,没有一套在老伴手上,他就不会再找老伴,谁知她高估了自己养的两儿子,特别是高估了大儿子。
在她去世后,大儿子就带着自己的小家搬入了大房子,还把自己父亲的所有物品都处理放门外,门锁都临时换掉了,明摆着不给老父亲居住,不尽赡养义务。
后来这事闹到法院,大房子虽然以极低的价格完成了房屋买卖,但所有手续都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房主就是大儿子。
我想之后,老人应该去打子女应尽赡养义务的官司才是能做的事吧。
由此可见,那名身为老师的妻子的占有欲多大,死后不给年迈的丈夫一点找老伴的机会,导致老人晚年无住处傍身,着实令人唏嘘不已啊!
辛苦养育的孩子得到了所有,却不尽孝道,也算是夫妻俩教育上的失败啊。
要说不太理解老人特别是年迈的男性找老伴前提条件为什么是要有套房,可以去看看张国立、梅婷拍的那部《我的后半生》。
从这里完全可以看得出来,北京这名过世老太太的精明之处了,和她对丈夫占有欲的延续想法的实施措施,真的算得上非常用心了。可这又有什么意义呢?算是真爱到死不方休吗?
估计她也是把占有欲看得太重,生前的精明都用在了丈夫身上,没能好好教育孩子懂得孝字,以至于占有欲很可能令丈夫晚年生活堪忧啊!
相爱的人对彼此有占有欲,这有错吗?并不算错,因为这也算是对彼此唯一的一种承诺保障,但还是那句话,要注意度得问题,过头了大多数会产生无端的猜忌和不信任感,这些都是破坏感情的最大源头,把握好度才是最基本的事。
爱情不易,别参杂太多算计和占有欲,多珍惜生前的感情,生前自己的喜怒哀乐才是王道!离世前,最多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他人身上,不觉得很亏吗?爱情的国度里,修的不仅仅是彼此的爱意,还有看得开这三个字!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