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初读是悲伤,再读是温馨

人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几年前,初次读余华的小说《活着》,我不理解这句话。重读,在富贵的苦难中,我理解这句话,也看到苦难中的温馨。

01.压倒人的苦难

俗话说:“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中年丧子,老年丧妻。”而富贵的不幸,让人难以承受。

年轻时的富贵,是衣食无忧的富家公子,喜欢嫖赌。一夜之间赌光祖上留下的家产,成了一无所有的穷人。

在搬离祖宅的当天,家里的主心骨爹去世。从未承担过责任的他要承担照顾家人。他租田地,学干农活。

后来,娘生病,他去县里为娘抓药,被撤退的国民党抓丁,跟着我部队拉大炮。死里逃生回到家,娘去世,可爱伶俐的女儿凤霞成了哑巴。

儿子有庆12岁了,能下地帮助劳动了。眼看生活有了希望。儿子,在学校为生孩子的校长献血,被医生抽光血,死亡。一边是失去儿子撕心裂肺的悲痛,一边是受病痛折磨的妻子。瞒着妻子独自忍受痛苦。

女儿凤霞生孩子时,大出血死了。一双儿女都去世,长期忍受疾病折磨的妻子家珍没有活着的欲望,不到三个月就去世了。

富贵把女婿二喜和外孙苦根看作活下去的希望。命运没有善待这苦命的人,不到四年,女婿干活时出意外,身亡。

年老的富贵和外孙苦根相依为命。苦根是懂事的孩子,他成了富贵的寄托。命运在他苦难的生活中又狠狠地补了一刀,外孙苦根因为他考虑不周,吃豆撑死了。

这些失去亲人的痛苦加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能让人崩溃。

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说,任何情况下,你都有选择的自由。

富贵选择为活着而活,想他们的时候伤心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他送走的葬,全是他亲手埋的,想想又是幸福的。轮到他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了,无牵无挂。

02.苦难中,闪耀人性的光辉

对有些人苦难是灾难,而对有些人苦难却是成长,是机会,检验人性。

对于苦难,富贵一家表现出人性的光辉。

当富贵一夜之间赌光所有家产,成了一无所有的穷人。他们没有抱怨指责,而是勇于面对。

爹的一句“赌债也是债”,教会富贵选择面对苦难。当一无所有时,他想去城里借钱开铺子。年老的母亲不愿意离开家乡,他就去找龙二租地。不会种地,学着做。

妻子家珍说“只要以后不赌了就行。”是的,过去的事无法改变,唯一能做的,就是面向未来,为未来而努力。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有多么大的苦难,他们都没有放弃希望的生活。

无论怎样的苦难,都没有放弃善良。从年轻就在他俩当长工长根,年老时,靠乞讨生活。富贵记着他的好,主动提出要为长根养老。他们一家已经好久没东西吃了。当家珍拖着生病的身体从娘家带回一点米时,他们还是给了队长几把。他们没有忘记是他在一直帮助他们。

03.知足,是最大的幸福

曾经有一问卷调查“假如有来生,你还会嫁给他吗?”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接近87%的女士表示绝对不会嫁给他。足以看出对现在的婚姻有多么不满意。

妻子家珍在去世前告诉富贵,下辈子还做他的女人。

家珍是富家千金,嫁给富贵没享几天福,就陪着富贵开始受苦。可是她很知足。

当富贵离家几年,死里逃生回到家,她说一句“只要回来就好。”

再后来,生病的她说“每年能为你做一双新鞋就好。”

能满足当下,就是最大的幸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