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我和爸爸带着桃子在西单逛街,赶着回家看了开幕式。

桃子是第一次看运动会开幕式,加上平时极少给她看电视,显得异常激动。

和2008年那次不同,冬奥会的开幕式时间很短,一个是因为冷,一个我感觉应该是疫情原因吧,就连EMO导演擅长的人海战术都没有用得上,倒是黑科技帮了不少忙。

在电视看开幕式,效果肉眼可见的一般,因为我一直在期待这人数众多的恢弘场景,所以当几个人站在巨大巨大的舞台之上的时候,虽然有很牛逼的超级地屏增添亮点,但仍然显得很寂寞和潦草。

没想到,第二天,全网都在说本次开幕式有多牛逼,高科技之光,炫酷炫酷。

什么冰雪花的制作工艺,什么场景屏幕的打造,在电视机前面就是一档普通的节目,如果谁家的电视还是多年前的版本,我都能想象出他们满头的问号,这有啥可夸赞的?可是事实好像就是听了不起的,至少媒体都是这么说的。

截止到10号,本次冬奥会上,火了几个人,王濛、谷爱凌、羽生结弦以及韩国人。

谷爱凌和羽生结弦火的一点悬念都没有,都是优质的人,顶着偶像光环,带着万千粉丝的期待值来的,只是谷爱凌火了之后,她的家庭教育引发了中国妈妈教育的强烈地震,朋友圈里面好多人都在转《海淀妈妈的天花板》之类的文章,好像这帮人终于为自己给孩子做主参加辅导班找来了接口,好像再说,你看谷爱凌也去了海淀补习班,也参加了好多好多的兴趣班,我们的选择是对的!

可是谷爱凌只上一个月的补习班,就回美国享受自由的生活了,还有一个老妈开车4个小时陪伴式的坚持学滑雪,而且兴趣班也没有存在逼迫的现象,这些关键性的东西都被选择性忽视了,哪怕是中国双减政策,也救不了那些“没头脑”的孩子,因为他们的主见都跑到他们都父母那去了。

一边刷着手机数落自己家孩子“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一边继续忽略孩子感受大包大揽,最后犯了错了,让孩子承担,这跟短道速滑的韩国队性质一样恶劣。

王濛,意外火起来的冬奥会主播,二次被开除国家队,二次回归,曾经听说过体育圈的黑幕不比娱乐圈少,但是真正深挖的人没有几个,王濛横扫速滑金牌时候有多高光,在出事之后就有多落魄,一手把她碰上神坛的媒体,话锋一转就能要了人家的命。

以至于我第一眼看到王濛出现在解说台上的时候,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记得她不是犯了好大的事,被全网黑出翔了吗?怎么现在复出啦??因为作为一个非资深体育观众,是非常容易相信媒体说的话的,他们说她不是好人,那么她一定有问题。

还是当时太年轻,如果是现在的话,我可能说的话都不信,毕竟我不认识王濛,没法判断。

这也是我学了四年新闻学之后转行的主要原因,记得中央卫视的阿丘到我校演讲,说过一句话,很多事情是你想报,但是不能报的。因为这句话,我放弃了新闻行业。

现在想来,还是觉得自己是对的。

韩国人,火的有两拨人,一波人是短道速滑国家队的人,一波人是安贤洙、林孝俊等人。

犯规这事,就看你怎么看了,不公平是常态,公平也没人相信,因为真理肯定在输的那一方,这对任何国家队都适用。

现在安贤洙和林孝俊正在遭受网暴,林孝俊因为未出征本次冬奥会所以骂他的韩国人会少一些,中国媒体对安贤洙和林孝俊正面的报道铺天盖地,现在我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只会相信媒体的人,这种事情没有对错,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非常短暂,受伤退役,几年的付出可能就一去不返,抓住自己最好的时光多挣一些钱,多做一些努力,多超越多实现永远没有错。一旦跟国家扯上关系,就理不清了。

个人和国家谁重要?还用说嘛?

如果当年王濛加入加拿大国籍,那么今天被网暴的一定是她。

但是这一点,应该在他们做出决定的时候已经想到了,所以承受住才是他们的正确姿势,在因为在痛苦的同时,巨大的成功也是真实的。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这是这场冬奥会,给我们的最大启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