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散落成无数碎片的镜子,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看到的一小片是完整的真相。
——理查德·伯顿
当今的互联网世界发展迅速,我们每天都处在信息爆炸中,无时无刻不在更新的各类信息充斥在大脑里,无效的、虚假的信息也在淹没、误导着我们,我们开始无法判断真或是假,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也变得不容易,而书名所谓的“后真相”,就是真相和逻辑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被忽视,而情感煽动主导舆论的情形。
而作者赫克托·麦克唐纳将在《后真相时代》这本书中向我们展示出真相是如何被信息传达者肢解、扭曲和掩盖的,我们也将在书中找到“如何不被信息消费”的答案,能够发现和指出误导性的真相,提出反对的声音。
在书中的前言部分安第斯困境中,有谣言“由于北美和欧洲永远无法满足的藜麦需求,导致价格上涨,当地人吃不起这种食物”这种说法被许多人认可,打算不再消费藜麦。可真正的真相是这样吗?故事的所有陈述都为真实,价格确实上涨,消费量确实下降,而唯一不真实的是结论,“西方的健康饮食者通过剥夺秘鲁和玻利维亚穷人的传统食物伤害了他们”。然后,被错误解读的真相误导,停止消费才是对农民真正的伤害。
我对于这个例子的看法就是,这是一场在各种报刊煽动引导下的结果,片面的事实和被误解的数字,编制了一个假真相,却让人们真的被误导,从而影响现实,所以我们需要去自行判断误导性真相,别让自己随波逐流成为误导者或是误传者。(概念参考下方)
三类沟通者
倡导者(advocate):用竞争性真相营造比较准确的现实印象,以实现建设性目标。
误传者(misinformer):无意中传播歪曲现实的竞争性真相。
误导者(misleader):故意用竞争性真相营造他们知道不正确的现实印象。
在理解完三类沟通者的概念,我们就能够知道,在上面提到的例子中,藜麦运动的参与者是误传者。
沟通者一直在发表可信的非事实性陈述,所以我们应该理解它们何时成立以及它可能如何影响我们。
《后真相时代》带我们浏览竞争性真相的世界,书中具体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片面真相、主观真相、人造真相和未知真相,通过对前言和第一部分的阅读,从每个真实事件中能够体会到生活是极其复杂的,我们无法知晓全貌,而竞争性真相存在于人类活动的几乎每一个领域,同时也在影响着我们本身,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一定地学习去识破周围的误导性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