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学琴已经几年了,每天练半个小时,一周弹两个练习曲,不温不火始终很佛系。
最近几个月势头不太对劲,即使我催促声提高了八度,她们也只是糊弄几下草草了事。练琴成了家里定时炸弹,一触即发,娃哭妈吼的,整得家里硝烟弥漫。又苦口婆心又河东狮吼搞得我精疲力尽,索性提议既然如此勉强,干脆咱就不弹了,岂不是皆大欢喜。两个娃又会异口同声:不行,我喜欢弹钢琴。喜欢弹琴又不肯练琴,坚持或放弃,使我备受折磨,而且百思不得其解。
这几天,女儿学校大队委竞选,班里H同学全票通过。理由是他从五岁开始弹琴,三年连跳考九级,使所有人羡慕不已心生向往。女儿佩服H同学的钢琴水平,也产生了考级的想法。正好借此时机推动一下她好好改进调整学习方法,让学琴之路平坦宽广起来,也让我能从焦虑中解脱出来。
翻阅了关于学习方法的书,《刻意学习》和《认知天性》,作者利用心理学的前沿研究成果,打破原有的学习误区,认清学习过程,从而重建“心智模型”,探索出更多的学习空间。另外一本关于音乐演奏赏析的书《呼吸》,作者用敏锐音乐视角,开启了一种另辟蹊径的赏析观点,于音乐流动之间感受,让我们真正的爱上音乐。书中的许多观点对目前女儿钢琴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出了一些针对性的答案,深受启发。
第一:刻意练习成就天赋
每当看到音乐家手指上下翻飞演奏,震撼之余,心中总会生起一种敬畏感“简直太天才了。”
正如莫扎特七岁能弹奏完美音高,堪称天才。不过,据2014年日本心理学家实验证明,一直被认为天才标志的完美音高,通过训练也可以为普通人所掌握。杰出并非一种天赋,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习的技巧,在于刻意练习。莫扎特惊艳天赋背后原因是音乐家父亲有目的明确的练习而成就的。
女儿认为H同学的天赋使他连跳三级,自愧不如。我特意向H同学妈妈学习请教,谈到天才禀赋,妈妈一语道破天机,天赋也是要反复练习而成。整个暑假为了准备考级,外出旅行全部取消,孩子每天练琴三个小时以上,各种辛苦也是熬出来的。
第三,耐心耐心还是耐心
女儿练习新曲子畏难情绪严重,试奏几次不成,烦躁情绪便会蜂拥而至。
钢琴家切尔卡斯基所弹曲目广得惊人,在弹柴可夫斯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速度极快,气势磅礴令人惊叹。但他个性强烈急躁,没耐心,唯一的耐心全留给了练琴。每天练琴不是简单的将每首曲子弹上几十遍,而是在准备曲子的方式下狠功夫。他将手指放到琴键上,把乐谱上的每个音符·每个和弦拆开来,一次只弹一个音、一个和弦,前一个手指动作没完成,后一个手指绝对不能动。可想而知,这样的练习有多慢,一个正常速度一分钟可以弹完的乐段,用这种方式练要花上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
钢琴家练琴尚且如此耐心的逐个攻破,作为初学者更需以百般耐心去打磨每个音符了。
第四 打破舒适的瓶子
女儿只喜欢弹熟悉的曲目,导致学习进度缓慢。
过度熟悉让我们自动将陌生的东西排除在大脑之外。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献给爱丽丝》曲分五段,除了熟知的那段主题以外,对于第二段那一连串快速节奏音群,以及第四段左手同音反复制造出雷般的隐隐威胁和右手弹出三个乐部的声音,几乎一无所知,而这两段恰是曲子的精华所在。正因为掉入了对《献给爱丽丝》的熟悉陷阱,反而让我们听不到这两段华美的乐章。
从对大脑和心理学分析来看,我们身体偏爱稳定性,喜欢呆在舒适区。实际上身体和意识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当打破平衡被迫走出舒适区之后,身体便会开始响应那些变化,意识上迅速重建体内平衡。
舒适区如同瓶子,一旦打破将会感受前所未有的挣脱感。同样,只有在练习中跳脱熟悉的陷阱,才有机会倾听到贝多芬《献给爱丽丝》整个乐章的跌宕起伏。
突然女儿冲到我面前,“妈妈,这首贝多芬Seven Bagatelles 太难了,你教教我!”
“宝贝,我连小星星都不会弹!这大曲子妈妈做梦也弹不了呀。”
女儿脸上闪出了小得意,我继续说“不过,练琴就是要一个音符一个和弦慢慢的敲呀,练多了自然就会了。当然啦,练琴目的如果是让手指更灵活,那不如去玩游戏。你想过没有到底为什么?”
“为什么呢?”显然她没想过这个问题,不过看得出来她开始思考了。
“设想有那么一天置身音乐厅中,你透过演奏的音乐,透过你的呼吸,使全场观众被那或激昂澎拜或低抑鬼魅的音乐所感染,达到前所未有的同频呼吸,瞬间被吸入了一个神秘的音乐境地,也许与就此与贝多芬相遇了呢……你说呢?”女儿若有所思又聊了一会儿,回去继续练琴了。
毕竟弹琴女儿是主角,坚持或放弃,还是由她自己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