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古典老师个人发展共读会的几点思考

【一】读书提取量

古典老师提到读书提取量,这对自己来说似乎是一个即熟悉又陌生的词语。联想到自己阅读感想:读完一本有故事情节的书会输出大概意思,但故事真正想表达的含义与深度读不出来,只能浅显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人物传记和心理方面的书籍会读到一些共鸣的段落或是让人豁然开朗的观点,但这些也只停留在当下,不能很好变成自己的知识,待用时词穷,书到用时方恨少;哲学类的书籍更是停留在表面,无法读出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境。

古典老师谈论共读会时隐约提到读书后要进行输出,写自己的观点,进行思考后再付出行动,没有报名他的共读会,但会通过阅读进行输出引发自己的思考,这也是自己一直需要加强的方面。

【二】存储越难提取越易

古典老师提到钱钟书《管锥篇》,近来正好在阅读《钱钟书传》,知道钱老博学方面让很多有学识的人都叹为观止,他阅读量非常之大,中西小说做了大量笔记,天才背后是勤奋。

古典老师提到的输出卡片虽说有一定的模式与方法,但更多的还是要勤奋,阅读后勤输出勤思考。

【三】古典老师推荐共读书单

1.《寻他千百度》,金庸,《月云》

2.《动机心理学》

3.《跃迁》前几年买了这本书,记得读过,但具体说啥是一点都没记住,哪天再重读。

4.《工作DNA》

5.《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作者塔勒布,他写的《黑天鹅》、《随机漫步的傻瓜》以及《反脆弱》这三本书,被称为”不确定性三部曲“。樊登读书听过这本书,当时可能感触挺深,但真要输出却也写不出,只是这几年感觉自己在惧怕问题上少了一份哀怨多了一种思考,思考着如何解决问题。

6.《曹德旺》

7.《非暴力沟通》

8.《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9.《穷查理宝典》非常好的一本书,连岳、樊登也推荐了这本书。这本书读过潜移默化的受着影响,写了一篇读后感《长了两条腿的图书馆》

10.《邓小平传》伟人不平凡的一生,阅读后写了一篇读后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读书潜移默化改变你的思维、视野、格局,读书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