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回响

倒影

这周的李笑来专栏的学习是这个世界是有生命的。我特意搜索了文中提到的“自证预言”,意指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当时的预言,成了目标的暗示。为了达成目标,会不自觉的收集信息,付诸实践,最终达成“目标”,虽然这个目标当初只是一个设想。

这揭示了我们具备无中生有的能力,真的可以心想事成,不过有时的“成”未必是我们想要,如同这个世界可以顺从我们的意志。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农村老人很多孤独,生活郁郁寡欢,在听说“信主”可以得到主的关爱,于是去教堂祈祷,一起唱歌,经常聚会。随着沟通交流的展开,生活充实了,于是变得快乐了,这一定是主的关爱。其实,如果村里有广场舞的话也会达到大致的效果。

这个概念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对某些人、某些事可以换另外的角度去对待,假设它们会回应我们,特别是不太愉快的事情。

对于李笑来提出的问题:你的世界里有哪些不美好的地方?那之中,有多少其实可能是你自己的选择?

大致罗列如下:

工作在一个比较僵化的组织里:这个完全是自己的选择;

每天暴露在雾霾中:这个也是自己的选择;

生活没有太多精彩:这个也是自己的选择;

没有足够的钱想买喜欢的相机:也是自己的选择。

以后怎么践行这个概念呢?

与人接触前不要有成见:有多次这样的经历,与某些人接触前,有人善意提醒这个不好打交道,要怎么怎么着;由于个人缺少心机,一直就坦诚相待,几次下来,发现那些人没有传说中的难以相处;

对于工作中有些不得已做的杂事,可以从自己 的世界考虑下,是否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如果是,那就是值得做的,不管有没有额外的报酬;或者是从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中提炼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有点阿Q精神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