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不能回家,打电话回去听说,隔壁村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前两天通知全村的人:自家老母猪下崽满月了,这周末要摆满月酒。
刚听完,先是当做天方夜谭开怀大笑,等知道了来龙去脉,再也感受不到一丝的快意。
老人是独居多年的老人,据说,平时无论谁家婚丧嫁娶,她都要掏个份子钱,不是为人慈善,而是听说不随礼很可能等她走那天没人抬棺材。老太太信佛,最担心走的时候安排不好。所以,老太太每年颤巍巍土里刨食换来的收入、政府上给申请的福利、好心人帮衬的零花钱,除了买口粮,剩下基本都随了份子。老太太没儿没女,所以这些年礼金只出不进,被逼无奈,只有等自家老母猪下崽了,才借着这个由头摆上几桌……
这是一个让人心酸的笑话。
离家多年,不知道自认为淳朴的乡村,人情往来已经走到这个地步。这些年,不知从哪刮起来的风,随礼的项目越来越多,礼金分量也越来越重,不仅娶媳妇要去喝酒,老人去世都摆上了账桌。单一个结婚,就有订亲、换盅、娶亲,然后就是生孩子,九天、满月、百天,如果是近亲,每次至少三五百出手,多则千元,就是普通的邻里,最少也是三五十。父亲身体尚好,在老家侍弄着十几亩的土地,赶上老天爷照顾的年头,还能有万元左右的进账,扣掉种子化肥的本钱,也就是七八千的收入。而最“喜庆”的年头,单份子钱就要花掉三五千。这样算来,老太太给老母猪摆满月酒也在情理之中,不足为奇。
这是一种让人寒心的现象。
自古以来,老百姓对赋税徭役痛恨欲绝。终于有一天,中国的农民不再用上缴农业税、特产税、提留,不再担心因为交不上税被砸锅牵驴,拉粮食扒房子,可以安安心心、自由自在地自给自足,虽然还不算富足,但生活还算美满。但不知不觉中,礼金来了,像夏天里雨后山头上的蘑菇,这一个那一个,伴着任何一个可以当做事的事来了,婚丧嫁娶红白喜事自然不用说,盖房打井、动土上梁,也都摆开了酒席,撑开了钱袋子。礼金越来越重、红包越来越大,也像那雨后山头上的蘑菇,说长,快着呢。这礼金,已经成为当代的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把老百姓压的喘不过气来。
一个小小的份子钱,本应承载着亲情友情,为何发展到现在的模样?为什么大家都人人诟病,却刹不住车、愈演愈烈?想了一个晚上,终于明白,存在,就是合理,走到今天,有它背后必然的原因。
一个是中国人“讲面子”,死撑加码。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讲究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说白了这叫“讲究”,这观念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流传了五千年,在东北,这“讲究”就更讲究。一个老乡给我讲,在哈尔滨,如果自己手里有8000块钱,也要借2000花一万块钱买个“貂”穿上,说的虽然“邪乎”了点,但这也正说明了东北人特别“爱面”、“讲究”,你来我家给五百
,赶明儿个我去你家拿一千,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上加好,感情在,不差钱。所以,随礼的价格蹭蹭地冒烟往上涨。
再一个是现在人“爱票子”,变本加厉。农民工进城了,带出去的是青壮劳力,带回了夹杂着汗臭味、汽油味的票子,冥冥中感受到经济社会来了,村里的事都可以用钱来解决。富裕了,但节俭的传统不能丢,吃不穷花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于是这种有来有往的礼金也必须算计,进过城、透过气的脑袋就开始琢磨,我当年的一百顶现在的两百,你多出一点也不亏;我家一个娃你家俩孩子,怎么算你都赚。为了不落话柄、不遭讲究,好多人被迫抬高加码,礼金于是像当年地主老财的利息,驴打滚式的往上涨。
还有一个就是年轻人“缺底子”,忘了根本。记忆中最早的随礼,就是小时候谁家生了娃,亲戚朋友在九天或是满月的时候去“下奶”,那时都比较困难,都没钱可拿,一般就是三五斤的白面,我想当初的本意应该是大家帮衬给改善一下伙食,催生点奶水。这是喜事,喜庆的背后,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感情,愿意尽一点微薄之力给一点帮助,表达一份心情。而如今,虽然生活都好了不再需要接济,但这种善良的本意已经找寻不到,能感受到的,是变了味的交易。祖辈们大都没念过几天书,但他们大都会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爷爷在近90岁的时候,还端着竖版的农家历,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而今,念书最少的也到初中,但在书里,少的是四书五经的老观念,多的是汤姆露西的洋把式,我想不过几年,估计没人说得出、也没人会去想“下奶”的涵义,忘掉了祖宗留给我们训言,丢掉了祖辈们传承下来的善良淳朴。
我没有去隔壁的村子,自然也就没有机会目睹老母猪摆满月酒的阵势,不知道这场酒席,能给老太太收回多少票子,不知道能否圆了七十岁老太余生的心愿,是否在离开的时候能够一身轻松含笑九泉。曾经,村里的老百姓也向往过官老爷耀武扬威的架势,如今,土里刨食的父老相亲依然垂涎官场,因为,那里不能随太多的礼,不能摆太多的酒席。对于他们,也渴望有个约束,进了有规矩的圈子,也就躲过了沉重的“税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