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个4000万的瓜,不要太相信DeepSeek,我发现它三大弱点

昨天刷到一个微信小视频,没想到吃了一个大瓜,还都是我认识的知名作家。因为知道一些内幕,好奇心促使我立刻去摇人求证,差点被DeepSeek逗笑了!

起因是刷到作家汤小小的一个小视频,题目是“年收入千万女作家排行榜”,她说通过DeepSeek搜索出年收入千万级别的女作家,以及她们的收入类别,她们是某某某……

这排行榜前三名的女作家,都有作品被改编成赫赫有名的电影、电视剧,但我生活中不认识她们,自然以为是真的收入有那么高。

可是,这排行榜上的第四名是菜场女作家陈慧,而恰好我的文友---作家张瑜,是她的朋友。我在张瑜的一篇文章里,读到过陈慧的出书情况,她虽然全国知名,但收入并没有那么高,现在仍在菜场卖菜。

小视频往下一拉留言,竟然看到陈慧现身了,她的几个留言都很犀利,大意是问:哪里来的数据?汤小小你给我的稿费4000万吗?如果你能给我,那没问题!

我一看评论区简直火药味了,心想真是耿直的菜场作家陈慧本人呀,那么不妨去摇人求证一下真伪。

我把这个小视频转发给作家张瑜,问她怎么看这件事。她看了一下说,DeepSeek太好笑了!于是我俩一起调侃,被汤小小这么一说,大数据可以又一次翻新。DeepSeek只收集数据,却难辨真假。

张瑜又把小视频转发给陈慧,她俩一起感慨大数据太神奇了,简直胡扯!

估计汤小小这会儿看到评论区都懵了,我这是得罪谁了呀,我一向查资料挺严谨呀,都说DeepSeek很神奇,查询它做一期短视频,怎么就被正主立刻怼了呢?

大家都知道,我曾是汤小小老师的学生,了解她写文一向温暖朴实,不会毫无根据地乱写,那么这次只能怪DeepSeek提供的数据不对。

DeepSeek自从横空出世就光芒万丈,我记得2025年新年伊始,看到几位资深博主推崇它,就也去下载了它。试着与它做过几次深度对话,关于文学、哲学、人生,它的回答让我感到直击灵魂,有被安慰到,甚至热泪盈眶。

我又对它深度求索,请它模仿“尚妮妮”的文风,写关于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的几篇散文、几首小诗。结果它的速度超快,意象重重,让人惊叹。但细读起来,还是略显呆板炫技,缺乏人类的温度。

DeepSeek不能语音来听,只能看读,眼睛太累了。在这一点上,“豆包”就比较好,女声读音温柔清晰,让人倍感亲切,同时解放了眼睛。

在思维深度和模仿人类情感上,DeepSeek无疑更胜一筹,目前在AI市场上一骑绝尘,无可取代。

但AI无法替代人类的许多工作,尤其是艺术方面,至少短时期内不会。或者说人类的温度和思辨力,AI永远无法替代,我们很多人也不必为此担心了。

另一方面来说,科技日新月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开发AI的聪明的工程师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总结起来,我觉得DeepSeek作为人类的工具,挺好。目前我发现它的三大弱点:1、没有音频;2、缺乏人类的真实感受;3、缺乏判断力,数据全靠收集,难辨真伪。

第1点应该好解决,第2、3点可是难呢,这也是我们人类的终极优势所在了吧?

当前DeepSeek呼声很高,我们可以运用它,但不能太相信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