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刷空间,看见自己的一个干事发了一个很隐晦的动态,联想到自己之前了解的一些情况,我立马知道他可能遭遇了什么。再看到评论区一片加油鼓气,我更是坚定了自己的猜想,不禁产生一种揪心的痛感,眼泪也莫名其妙流了下来……
说实话,我不算一个特别情绪化的人,也不太愿意与太多人深度社交,以至于很多人对我的浅层认知是—高冷(装逼)。今天之所以如此感慨,首先是这孩子平日里乐观善良知礼深得我喜欢,习惯性意识里,这种人不应该遭遇这样的经历,其次是掀起了我心里对于亲情的思考。
每个旁观者都在想,如果我是他,我肯定会很伤心。我一定从现在开始好好珍惜身边的亲人。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很难简简单单因为这件事情去改善对于亲人的态度。
细细参透这事情背后,其实一切因为人是注重利益得失的逻辑动物。
当看到别人不幸发生的那一刻,我们之所以“立志”,是因为那一刻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善待亲人”需要的成本很低。但是因此得到的回报就是以后不会过于遗憾与不舍,我们实在恐惧这些成本高且持久的负面情绪。成本<<回报,机智的大脑基于这个计算结果得出了决策:我立志……
但是现实是,“善待亲人”需要的成本也是很高的,有种形象的说法是,每个人都想拯救世界,却没人帮妈妈洗碗……试想,连洗碗你都坚持不下来,你还能承担什么更高的成本?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件事情成本>>回报,机智的大脑基于这个计算结果支配了行为:妈妈让我做家务,我充耳不闻
这种分析适用于大多数“立志”,比如情到深处的山盟海誓:亲爱的,我爱你一辈子……,比如深夜刷文的鸡汤灌顶:明天,我一定要完成现阶段kpi,更高更快更强……
胡言乱语一大篇,恍惚我大概也就解释一个词:知易行难。
本来想伤感一下的,但又可耻地追寻行文逻辑,于是变成了一篇极度腹黑的信口雌“黄”。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