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朋友倩,原本是职场女强人,年纪轻轻就做到公司高管,结果生了女儿便辞职在家照看孩子,然后全职妈妈一做就四年多。
女强人转型变成女儿控,工作的热情全部转移给女儿,她家女儿自然被养成了傲娇的小公主,甚是可爱。
但随着这位小公主的长大,我们几个姐妹都发现一个问题,这小公主越来越霸道无理,想吃什么必须吃,想要什么必须得到,想去哪必须去,否则会闹个没完没了。而我这位朋友呢,虽然常常一开始百般不愿意,但总是尽力满足她女儿的各种有理、无理的要求。
02
对于她种种溺爱行为,我早看不下去了,有天我俩一起上瑜伽课后去咖啡店小坐,我总算忍不住直言相告:“你是不是过于溺爱孩子了?这样不行啊,该给她立的规矩要立啊,不能事事顺她,你也得有点自己的原则啊,否则以后长大了她会碰壁的。”
我还担心倩听我如此直白会不会不太高兴,结果她猛点头:“你真说到我心坎上了,我自己也觉得对她过于溺爱了,每次她提无理要求,我就发愁,开始很不想满足她,但是她特别能坚持,看她哭,我就忍不住了,就心疼,就难以拒绝她了。”
我问她:“为什么就这么不能忍心呢?你看,咱们圈子里的几个妈妈,在带娃时,原则性都你比强多了,都是亲妈啊,却都狠得下心啊。是你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因为全职在家付出太多了?“
倩神色暗淡下来,托着腮说:“说实话,全职妈妈这几年,感觉付出确实挺多的,但我真的是心甘情愿,我很小就有一个信念,就是将来要全程陪伴我孩子度过童年。因为我很小时候,就被送到爷爷奶奶家,记忆中,很少有妈妈的陪伴,而且我妈很凶,对我多是拒绝、否定、打击,这对我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所以,我内心深处就不想拒绝我女儿,看到她,我就好像看到了我自己,不想拒绝她,也是不想再拒绝自己。我根本就没有童年,所以希望她有一个完美无缺的童年。”
原来如此,答案全出来了。
03
我摇了一下头,搅拌着咖啡,加重了语气说:“但是你女儿是你女儿,你是你,你总不能把她当作你的替身吧?”
“替身?”倩睁大眼睛,愣在那里。
“对,替身。你仔细想想,有没有把你女儿当作你自己来养了,你这样养她,是不是在弥补你童年的缺失啊。“
倩双手握紧咖啡杯,低着头自言自语似地说:“我的童年太荒芜了,我爸在外务工,我妈要照看两个弟弟,顾不上我,我只有跟着爷爷奶奶。没有父爱,没有母爱,没有鼓励,好不容易见到妈妈,得到的也只是指责和批评。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定要辞职做全职妈妈的原因。我没有的,我女儿都要有!“
说完这些,倩情绪有些激动,我甚至感受到有些恨意正从她身体深处向外渗出。
我实在是一个刻薄的朋友,仍紧盯着她说:“所以你没办法拒绝你的女儿,没办法不溺爱她,因为你要狠狠地,狠狠地把你曾经没有得到的,全补给她。“
倩终于抬头起,也盯着我看:“那当然!我只能补给她,谁还能补给我呢?我这辈子已经失去这样的机会了,所以,我一定要让我女儿得到我最渴望的东西。你知道我童年怎么过的么?没有快乐,完全没有快乐,简直是噩梦!”
倩说完这些,举起杯子猛喝一大口咖啡。
04
哎,一个人童年的创伤,带来的伤害真的是伴随一生啊。我很有些心疼她。
我也举杯喝口咖啡,然后依然看着她说:“我理解你,你的身体,至今对童年的痛苦有着深刻的记忆,但你的女儿不是你,你不能因为自己的过度缺失,就过度的补给你女儿。不能因为自己曾经走到了一个极端,而让你的女儿走向另一个极端。”
倩放下手中的杯子,背靠向椅背,泄了气一样,愣起神来。
几秒钟后,她缓缓地说:“你说的没错,可以说是一语击中了我。其实,我以前也隐约意识到了,我的确一直把我女儿当作我自己来养。我对她言听计从,百依百顺,是因为我不忍心拒绝我自己,满足她一次,我都像填补了自己一个小遗憾,但我童年的遗憾太多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填满。“
“但你女儿是独立的个体,你生了她,不代表她可以成为你的替身,这对她不公平。”
倩郑重地点点头:“没错,这其实挺自私,而且,我在这个过程中,也失去了当下的自己。这几年,我的生活,只有女儿了。“
05
过了几天,倩给我发语音:“亲爱的,这几天,对于女儿的无理取闹,我都想尽力去拒绝,但实在把她娇惯坏了,很难拗过她啊,我还是不得不妥协了。怎么办啊?“
我回复:“你还是不够坚定啊,你想想自己,虽然童年过得如此糟糕,虽然一直被拒绝长大,你现在活得也不错啊,也算家庭美满,和平喜悦吧。不要把‘女儿被妈妈拒绝’想得有多可怕,她四岁多了,经历些被拒绝的小挫折也是有好处的。而且,有时候,你现在拒绝她,不代表永远拒绝的,延迟满足,可以培养她的自律哦。”
母亲节的第二天,倩给我发了几条文字消息:
我老公和我早就计划好母亲节要去他爸妈家吃饭,结果我女儿出门前闹着要去吃披萨,坚持不去爷爷奶奶家。我蹲下来,很坚定地看着她说,妈妈想去你爷爷奶奶家吃饭,而你想去外面吃披萨,但今天是母亲节,你是不是应该尊重一下妈妈的意见?
没想到,我女儿居然不闹了,点点头说:好吧,那六一儿童节,就要尊重我的意见了。
我就说,好,没问题。
然后,那天晚上,全家都过得很开心。清心,你说的没错,当我足够坚定的时候,孩子就真的听我的话了。
06
倩的喜悦,穿过手机传过来,我嘴角上扬,由衷地为朋友开心。
然后,我陷入短暂的沉思。
其实,有很多父母,难以拒绝孩子的各种无理要求,难以控制自己溺爱孩子,都是因为自己有一个匮乏、缺爱的童年。所以,忍不住把自己的孩子,当作了曾经那个小小的自己,来狠命地爱。
但是,让孩子背负父母的遗憾和缺失,是不是不太公平?
想到这些,我拿起手机,又给倩发了两条消息:
亲爱的,尝试放下过去,并接纳你父母曾经的无奈,努力与你父母建立真正充满爱意的链接。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多爱自己一点,多觉察自己,你有能力补全你曾经缺失的爱,也有能力填补自己的匮乏,努力让自己圆满。
你圆满了,你真正活出自我了,你的孩子才能活出自我。当然,你所做的一切,首先是为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