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个体成长的心理影响

今天花草蝶工作室联合五大商家,特意邀请到心理导师周贤老师在紫薇宾馆做了一场心理学讲座,主题是原生家庭对个体成长的心理影响。讲座到场了100多位家长,接近两个小时的课程,几乎无人中途退场。当互动问答结束后,大家久久不肯离开会场,争相排队咨询周贤老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周贤老师从家庭系统治疗的角度,通过心理学理论、互动活动以及视频,阐述了父母的关系、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成员的互动关系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周贤老师指出,孩子的症状(问题),是处于混乱、敌意、恶劣系统中的人们努力适应和生存的方式。很多动物,比如马、牛,在出生后几个小时之内,就可以自己站立。但是人类却不同,需要在父母的养育下,经过很多年才能逐渐成长直至独立生活。所以,孩子天然爱父母,也需要父母的爱,这样才能生存下去。孩子最初都会通过正面的表现来博得父母的认可和关注,比如努力做一些让父母满意的事情。但是当父母没有及时认可和关注的时候,孩子就会通过一些负面行为来博得关注,比如考试不及格,打架,玩电脑,等等。当父母为此着急、恼火的时候,孩子会觉得受关注,这正是他想要的。所以,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正面,建立正面的连接。就如正面管教说的:“爱是阳光,鼓励是水。任何行为不良的孩子,都是缺乏鼓励的孩子。”

周贤老师还指出了家庭关系对个体心理的深层次影响: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基础,同时也为个体成年后出现应对能力缺陷埋下了种子。

1、家庭早期三角关系中习得的经验(即正面管教里所说的早年形成的私人逻辑)决定了青少年将如何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信任程度。

2、被卷入三角关系的子女,其实是最忠于父母的孩子,他们往往发出各种心理病症或行为问题,目的却是在保卫或平衡父母之间的纠纷。这样的孩子“自我分化水平”较低。(孩子天然爱父母,他们不自觉的会成为不良家庭关系的牺牲品,来牺牲自己拯救家庭和父母关系。这样的孩子,即使成年了,其人格状态还不是成人状态,深受着原生家庭的影响。)

父母和家庭是大树和树根,孩子是树上结出的果实。孩子会认为,相似的才能够在一起。为了表示自己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会不自觉的认同父母。父母没有的,永远不可能给孩子。父母幸福了,孩子才能幸福;父母快乐了,孩子才能快乐;父母成长了,孩子才能成长。

【花草蝶:家庭教育 心灵成长 心理疗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初读了刘鹤著的《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其提出了三点政策思考: 1.树立底线思维方法,对危机可能出现的最坏场景...
    yijunlaw阅读 4,783评论 2 50
  • The Spring Festival comes after New Year's Day.It's usu...
    当爱已成彼此的回忆阅读 1,417评论 0 1
  • 楚人自沉于楚地 悲伤遂成伟大的欢乐 此乃悲痛之本质 此乃一杯越来越浊的酒 屈原的白袍做了白色的浪花 香草美人也不过...
    素覆以往阅读 2,14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