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赵小明
有个学员问我,他有一个同事特别害怕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无论孩子小时候喝什么奶粉,种什么疫苗,上什么幼儿园,读什么课外读物,几乎每件事都害怕比别人差。
这其实是常见的现象,小明记得,上大学考英语4级的时候,英语词汇量都不足4000。但是有不少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求特别高。比如说,要求五岁孩子的英语词汇量要达到4000,识字量要达到1000。
这种害怕输在起跑线上的问题,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
小明先从起跑线恐慌症的社会背景跟大家谈一谈。(关注“三体的秘密”)
第一、社会的焦虑在教育领域造成了起跑线恐慌症。
在一百多年前,我们被西方的海洋文明通过船尖利炮叩开了国门,我们被打败了。
解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提“追英赶美”这样的口号。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用了三四十年的时间,快速在各个方面追赶世界上最新的科技文明。
如果可以的话,看马云在创业时候的一段录像,他在上面说:我们如果想在科技超过美国的话,是不可能的。但是搞电子商务这个东西是能超过老外的。可以看出来每个中国人都想快速成长,去赶超世界的最先进的东西。
小明记得余华在《兄弟》这部小说里面有句话“一个西方人需要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
其实这些都反映出根植在中国人内心的焦虑,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速度焦虑”。我们不仅仅害怕落后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也害怕落后于身边的邻居、孩子的同龄人。
第二,父母压力转移(关注“三体的秘密”)
在大的速度焦虑背景下,每个父母在工作中都很焦虑,他们也想拼命的赶上其他的人。在居住环境上,包括开什么车,穿什么衣服,从事什么职业,薪水是多少。每件事情都会与他人比较,伴随而来的就是焦虑和压力。
其中有部分父母就把这种压力、焦虑转移向了孩子。也就是说自己也许拼命奋斗都竞争不过别人了,就渴望孩子不要落后于其他人,通过孩子来获得竞争优势从而满足心里的缺失。
第三,大部分父母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是盲目的。(关注“三体的秘密”)
你说他们缺乏知识,他们似乎什么都看。
这些年,亲子教育、儿童心理的读物、刊物、文章层出不穷,每篇文章都从某一个角度告诉你一些东西,而父母们往往就把看到的某个观点当成真理,当作圣经一样的去执行。
这些父母们被某一种亲子教育的知识催眠了,他们缺乏正确的、全面的儿童成长心理知识的深度理解。他们误以为孩子像机器人一样,像U盘一样,不断的往里存东西,他就可以不停的装。
孩子的大脑有成长和成熟的时间段,你超出这个阶段对他大脑的某个部分的功能进行过度的训练,确实可以让孩子在短期内优于其他的孩子。
比如说,让孩子背诵古文、诗词,而其他的孩子没有背,他很快就能显现出被别人好像懂更多的古文,认识更多古代的汉字,甚至能出口成章。但这种通过高强度训练出来的东西,会固化、僵化孩子大脑某个区域的功能,造成他后劲不足。
而其他的孩子等到成年,他们也会接触到这些知识,最终你会发现,不管你早期培养的再多,长大之后大家知识储备都差不多,但是由于你过早的进行某方面的训练,反而让孩子在某个地方显得过于僵化、刻板。
总在焦虑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父母们,你的孩子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因为孩子的大脑某些地方过度的被训练之后,就不再会有创造力了。
所以过早的去训练孩子,反而得不偿失。随着自然的学习,到了初中、高中、成年之后,该有的知识我们都会具备,而知识只有被人用到实践的时候,才能真正被领悟、领会。
举个例子,小明相信很多人都在小学学过历史、地理这方面的知识。小明曾向一个历史专业的学员问很多历史常识,他都不知道。小明说你学历史的,怎么会不知道呢?道理非常简单,他只是把历史背下来了,学了却没用,这些知识就不会成为的大脑的智慧。
也有的人从小地理和历史学的不好,但是他到处旅游,走过很多地方。每去个地方都会关心这个地方发生过什么,了解这个地方的地理和历史。这些他能立刻就用的知识,才会真正成为他的知识。
而那些早期背过的四千个英语词汇,你虽然记住了,但没有太多机会在实践中用这些词汇,很快就会遗忘了。所以你太早的要求孩子英语词汇达到四千,汉语词汇达到一千,其实意义并不太大。
小明希望父母们,在关心儿童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学到正确的、全面的儿童心理学知识,不要道听途说,看到某个小知识点就把它当成训练孩子的手册,那样反而会毁了你的孩子。
央视心理专家赵小明老师
建立了一个最靠谱的心理科学发射站!
每天发射最科学、最有趣、最实用、最生活的心理学知识!
想知道心理学最神秘的技术?
请点击“了解更多”,查看心理学基地的秘密。
心理学,管理学双硕士,
11年临床精神分析师受训资历,
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心理战、态度劝服、谈判专家,
本土化音乐治疗创始人,
梅兰竹菊主题音乐团体治疗系列创始人,
《互联网心理学》作者,
互联网心理学创始人,
《文化艺术符号治疗技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