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庵笔记》载,吕周辅说:苏轼与弟弟苏辙贬谪到南方时曾经在梧州、藤州之间相遇,路边有卖面条的人,于是兄弟二人买了碗面条吃,粗陋而难以下咽。苏辙放下筷子叹气,但是苏轼已经很快吃光了。他慢悠悠地对苏辙说:“九三郎,你还想细细咀嚼吗?”说完大笑着站起来。秦少游听说这件事后,说:“这是东坡先生'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的风格罢了。”
从东坡食汤吃面中,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幽默、乐观、开朗的人。在面对颠沛流离的人生忧患时,苏轼以豁达不拘的心态乐观地面对生活,从容而不急进,自如而不强求,稳重而不浮躁,坚忍而不堕落;而弟弟苏辙呢,初次品尝屈辱之苦,感受跌落之痛,自然长吁短叹,消极悲观。
苦难不是人生的全部,我们要学苏轼淡然处之。境由心生,心态决定人生的态度,积极乐观能使人获得灵魂上的升华。从苏轼身上,我们品味到恬淡也是一种智慧。智慧的人生,就在于能够理智地取舍,保持一颗平常心,得意淡然,失意坦然。正如诸葛亮所说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姿态,洪应明所说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惬意;王明阳所说得“随遇而安,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洒脱,朱熹所说的“事理通达心气平和,品节祥明德性坚守”的随和。
古语说得好:“心悦则物美,心悲则事哀。”如果心中没有快乐,即使走遍天涯海角,也永远不会找到乐土;心中若是满足快乐,哪怕身在牢狱茅厕,一样可以悠然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