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只有两节课,室友说出去玩吧,于是去了西塘。一直向往水乡,阳光温热,岁月静好;或是一把油纸伞,踩在长满青苔的小胡同。
到的时候是傍晚,住在西塘的入口旁一家古色古香的民宿,老板说,下午四点半之后,早上七点前,进去西塘可以不用票的。于是,放下背包,便进去了。
旅店走廊
入口处的小桥
不看地图,不看攻略,我们就随性地走。看到胡同或是桥便转过去,有时,圈圈绕绕拐到了水边,便没了路。民族气息浓郁的小店,特色的小吃,青石板,黑白瓦,小桥,流水,人家。
一家叫“脑子进水”的店
还有那些装饰文艺的小酒吧,我们挑了家外观装修最有味道的走进去,冷冷清清的,我们看了下菜单顺便上个洗手间,又默默地走了出去,然后一路感慨怪不得这么冷清,一盘花生米都咋舌。拐过一座桥,远远看到灯红酒绿的一大片歌舞厅,没错,我只能称它为歌舞厅,各色俊男在门口招揽生意,一群大叔在门口抽着烟就是不进去,还有警察叔叔一脸严肃见怪不怪地在附近站岗,也算是这里的“一股清流( •̀∀•́ )”。我们用大众点评挑了家稍微划算的pub,环境还好,喝点小酒,听听民谣,也算装了把文艺范儿。
在水一方
第二天,买了票进去西塘,逛逛那些需要票才能进的博物馆之类的地方。其实,博物馆才最能体现一方文化,噢,原来这个地方一路是这么走来的。西塘不大,半天能逛完,然后我们就找了家邻水的饭店,慢慢地吃,看着夜色慢慢浓郁,水边灯笼亮起。西塘的夜色是很有味道的,喧闹的人群,水里的花灯,倒映的大红灯笼,各种叫卖声,给人恍如隔世的感觉。
吃饭偶遇一只睁不开眼的猫
灯笼刚亮起时
总让我想起千与千寻的桥
游船上的西塘夜色
不管走到哪,喜欢寄给自己一张明信片,写下的不仅是“我在西塘”,还有记忆。
西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