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时光会停留在2016年的夏天,可当我敲起键盘时,时光还好抓住2016年的尾巴,2016年即将过去,大学的第一个学期也即将过去了。现在再看起这篇文章,回想起整个大一,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倒也算得上是一种多彩的生活,至少是过去的十几年中从未体会过的·。我的大学生活,刚刚开始,还未结束。
高中老师说,大学就是生活的殿堂,是自由的世界。经历了一个学年,我觉得大学有时候是个天堂,但有时候也是个地狱。
上了大学,离开了备战高考的压抑环境,离开了父母老师的紧迫督促,在陌生的环境里,轻松自在,认识更多的朋友,学习不常规的知识,看不完的书,追不完的剧….那些在高中时代不敢做的事情在大学就有数不完的精力和勇气去做。在我看来,这一学期大概是我最空闲的时候了,这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阅读,与思考。虽然很不幸地没有参加学校的八大组织,至少努力的加入了学校的公共关系协会,认识到更多的朋友。在外宣部,学会了“不要脸”,学会了很多PS技能,学会了如何去做一篇微信推文。也有幸加入了师姐的影视鉴赏小组,学会了文章排版技巧,剪辑视频….我觉得在大学就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记得在开学的时候问过我哥要不要去参加社团,他的回答是肯定的,而这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记得小时候的我特别敬仰语文老师,觉得语文老师无所不能,却又是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及,从未想过居然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高考前甚至高考后从未设想过自己会选择师范的专业,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但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事情就是这么赶巧,我就成为了莞工的一名汉语言文学师范生,也渐渐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其实这个专业没什么不好,尽管以前有多么的讨厌语文,但事实上骨子里还是热爱它的。我喜欢上丁老师的三笔字课程,我也喜欢上现代汉语课,还有略微枯燥的古代文学,生动的现代文学,尽管会开小差,但我还是热爱的,就像这个学期的《阅读与写作》,偶尔会为写文章发愁,但我甘愿去写,只有文字才能带给我熟悉感与满足感。这里,是自由的天堂。
当你热爱它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亮起来。在这样的自由的大学生活中,我是热爱的,无法摒弃的。可能是曾经从未经历过所以没有太多经验,越是珍惜越是牢牢抓紧,却也迷失了方向,以至于整个人都活在迷雾中,不知魂归何处。
大学有两个极端,一是自由,二是瞎忙。事实上,上了大学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去哪里”,很多人都回答不出来,其中包括我。到了现在,我依然觉得自己是迷茫一族的,我会怀念从前的生活,想念以前的朋友,我被困在回忆的牢笼里无法脱身。做事情没有动力,已经是拖延症晚期了。我羡慕那些参加了团学的同学们,我羡慕他们的忙碌,却不会为自己找事情做。一个学期过去了,有人参加了辩论赛、参加了演讲,有人跟师兄师姐学习不少东西,而我,看了几部韩剧,刷了一遍又一遍的微博。我讨厌甚至憎恨这样懒惰的自己,却没办法改变什么。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了大一,有时候我问自己,这个学年我学到了什么东西,我竟回答不出来。
在大学听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个人走,你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你可以走得很远。”无论在什么时候,团结与集体力量总在被强调。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集体荣誉感不强的人,可是到了大学,个人印象更加深刻,也愈发有体会。在大学,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一位师兄说的“害羞什么呢,反正又没人认识你!”是啊,有何惧别人的眼光,又为何在意别人的眼光,“不要脸”也挺好的,加入“不要脸”的协会也挺好的。
其实经过了一整年的学习,已经是“老腊肉”的师姐已经成长不少,至少知道了自己该干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但那种深入到骨髓的惰性和怯懦感还是不能够一下子消除,可是至少有进步了不是吗?
有人说,主动才会有故事,有些人忙碌而充实,有些人注定碌碌无为,但依旧不是天生注定。地球自转更新,世道每天也有所不同,人终究是会改变的。一个人的变化取决于下定决心的那一瞬间。态度决定高度,既然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既然这个大一已经结束,过去无法挽回,那就珍惜当下,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白岩松说过,青春要用理想和现实谈谈,我们活在大学的象牙塔里,在追梦的同时不要忘记外面残酷的世界,想到这里,方可消除心中那团迷雾。在你觉得迷茫不知道要干什么的时候,想想家中父母的期盼,外面竞争残酷的世界,你,还敢懒惰吗?这,就是对来年自己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