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周末,商场里人群涌流,冷气制造的清凉壁垒,终究未能抵挡住门外骄阳猛烈的进攻。孩子们在淘气堡里玩得尽兴后,已是正午时分,我们便准备去吃些东西。饭点时分,商场之中人潮汹涌,挤满了每一个角落。排队的长龙蜿蜒曲折,仿佛永远看不到尽头。我们最终选定一家餐厅,拿到号码纸,上面显示前面尚排着七八桌。等待之时,我们站在餐厅外翻看菜单,孩子们就在旁边安静地站着。然而,突然之间,一个低头沉浸于手机的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竟直直撞上我家宝宝。
宝宝被这突如其来的撞击惊得放声大哭。我急忙弯腰去安抚他,抬头只见那年轻人脸上竟全无歉意,反而带着几分不耐烦:“也不好好看着点小孩!”
丈夫当即上前与之理论,那人却只是一味撇清自己,口中喃喃着抱怨,脸上浮着某种自以为是的委屈,甚至流露出“何必计较”的表情。我丈夫愤怒地要求他道歉,那人却愈发执拗,自始至终不曾吐出那三个字。丈夫声音提高,要求道:“那叫你父母过来讲!”年轻人这才显出一丝慌乱,转而提出要买杯奶茶给孩子“压惊”。
我们内心实在无法接受此等轻佻的解决方式。但看看怀中抽噎渐弱的孩子,最终还是作罢——纠缠下去,不过让盛夏的燥热更添烦闷罢了。人潮汹涌之处,一个成年人只顾低头看手机,撞倒了孩子,难道不该立即道歉吗?孩子岂能永远被紧紧拴在父母臂弯,片刻不离?
待坐到小菜园餐厅中,宝宝已然平复下来,大口吃着饭,脸上重新洋溢起欢笑。看着孩子吃得香甜,我心中那根被无理刺伤的弦,仿佛也暂时松弛了。但望着他专注扒饭的小脑袋,又不禁一阵恍惚:为人父母者,须得时时撑开精神之伞,遮挡所有突如其来的风雨——这伞下藏了多少无声的倦意,只有自己知道。
饭后,妍妍一家去上舞蹈课了。我问宝宝是否回家,他仰起头,眼睛清澈明亮:“妈妈,我还想再玩一会儿淘气堡。” 我点头应允了。明日他就要随奶奶回老家去,此刻的任性,权当是临别前的小小放纵吧。我该上班上班,而眼前这小小身影在彩色泡沫球池里雀跃,如沙漏中即将流逝的最后一捧沙。
商场里人潮依旧汹涌,冷气与暑热在玻璃幕墙内外暗暗角力。人们各自为营,背负着疲惫与心事,在喧哗中彼此擦肩而过。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的挤迫之中,难免磕碰,难免委屈;人间的摩擦,有时如那杯敷衍的奶茶,甜腻却不解渴。
淘气堡里,孩子正欢笑着将彩色泡沫球抛向空中,细小的汗珠沁满了额角。我注视着他,如同注视一株在风中努力伸展枝叶的幼苗——他终究要独自穿行于这人潮汹涌的世界,总有一天要懂得避开那些心不在焉的碰撞,也终将学会在跌倒之后自己爬起来,掸掉灰尘。
明日之后,他回老家,我返职场,此刻淘气堡的喧闹终将散场。然而那根被无礼撞出的刺,那不得不咽下的无声疲惫,恐怕已深深潜入记忆的肌理——在往后无数个盛夏,它或许将随汗水一同渗出,提醒我们:有些伤口,愈合后反而成了生命护甲最坚韧的部分。
泡沫球池里,孩子笑着将脸埋进彩色的波浪,仿佛所有不快都轻如鸿毛。我默默看着,如同看沙漏里最后一捧金沙即将滑落。那些微小的创痕与宽宥,原来都落进我们彼此生命深处,共同沉淀成抵御未来风雨的厚茧——既护住此刻,又通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