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习录》十六日 - 答陆原静书 - 艳戈

陆原静的书信问题,个个都很深入,只有学习感悟功夫深的人,才有如此发问。

原来,陆原静就是前面《传习录》上的陆澄。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陆澄说,下功夫时,心越想宁静,就越不宁静。先生指出,妄心本来就是动的,照心却是不动的,恒照就能恒动恒静。对照心?恒照?还是有些不解。

关于“精一”,先生讲解“精”字是从理而言,精神的“精”是从气而言。理和气的关系是,理是气的条理,气是理的运用,掌握了“精”,就能精、能明、能神、能诚。

自己初学十几日,实在太浅薄,不懂,记录下来,慢慢理解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元神、元气、元精,陆原静猜测,势必在体内各自寄藏和发生的部位。

先生在前面章节,也有提及太极的“元神、元气、元精”,感觉这个容易理解些,就像我们平常所说的精、气、神,人体能真切感受到,但却无形无处。

良知能妙用就叫“神”,从其流动就叫“气”,从其凝聚就叫“精”。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陆澄说,自己曾用内心来试验,每当喜、怒、忧、惧感发时,哪怕是生气到了极点,只要自己心中良知一旦觉悟,一切就烟消云散。

先生称赞,懂得了这些,就能知道在未发之中、寂然不动的本体中,有发而中节之和,感而遂通的妙处了。

之前自己虽没有学过心学,但就像先生说,其实良知是一直长存我心的,所以偶尔也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候碰到事,当真正遵循内心良知的声音去做时,原本烦躁纠结不定的心,就会明亮安定下来。

关于“照心”和“妄心”,先生再一次的论述,“照心非动”,是因它发自于本体天然的明察,从来不为所动;“妄心亦照”,是因本体天然的明察在妄心中依然有,只不过有所动而已。有点明白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陆原静学习的路子,是“纠错型”,钻在老师不同的话里找矛盾。不管老师跟他说得多明白,他都能从里面发掘出不明白来。如果...
    华杉2009阅读 5,321评论 4 6
  • 2017-03-30 华杉 陆原静学习的路子,是“纠错型”,钻在老师不同的话里找矛盾。不管老师跟他说得多明白,他都...
    郁萍阅读 6,283评论 0 1
  • 电脑里一直存着哈佛人气最高的公开课:《幸福课》,但是没怎么看过,昨天随机看了一节,觉得还不错,记录下演讲稿: 我们...
    organnn阅读 5,251评论 0 7
  • 现在是熬过一夜之后一觉醒来的又一个凌晨。我打开电脑,但没有重复过去一段时间无所事事的状态。开始想找一个区别博客的地...
    得了吧嗷嗷阅读 3,751评论 3 50
  • (一)惊讶的看着墙角突然出现的身影。你说你一个死神引渡灵魂搞什么cosplay?「呀,这里明明是中国,不应该来个黑...
    麋鹿遥途阅读 70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