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性能优化-使用位段提高委托模式下的程序效率

什么是位段?

位段(bit-field)是以位为单位来定义结构体(或联合体)中的成员变量所占的空间。含有位段的结构体称为位段结构。
优点:采用位段结构既能够节省空间,又方便于操作。
拓展链接:什么是位段?

分析

在实现委托模式时,如果协议中的方法是可选的,经常需要写代码来判断某个委托对象是否能响应特定的选择子,那么就会出现下列代码:

if ([_delegate respondsToSelector:@selector(personDidSomething:)]) {
     [_delegate personDidSomething:something];
}

但是在委托对象本身没变的情况下,如果频繁执行此操作的话,那么除了第一次检测结果是有用之外,后续的检测可能都是多余的。在这里,可以把委托对象是否能响应某个协议方法这一信息缓存起来,以优化代码执行的效率。

案例

@class Man;
@protocol ManDelegate
@optional
- (void)man:(Man)man playGame:(NSString *) game;
- (void)man:(Man)man eatFood:(NSString *)food;
@end

我们可以使用结构体来存储某个代理是否用respondsToSelector方法检测过。先在Man类下声明一个结构体:

@interface Man () {
    struct {
       unsigned int playGame : 1;
    }_delegateFlags;
}

在上述结构体中,playGame位段占用1个二进制位,它可以表示0或1这两个值。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操作上述两个位段。

//set
 _delegateFlags.playGame  = 1;
//get
if (�!_delegateFlags.playGame) {}

实现缓存功能所用的代码可以写在delegate属性所对应的设置方法里:

- (void)setDelegate:(id<ManDelegate>)delegate {
    _delegate = delegate;
    _delegateFlags.playGame = [delegate respondsToSelector:@selector(man:playGame:)];
}

这样的话,每次调用delegate的相关方法之前,就不用检测委托对象是否能响应给定的选择子了,而是直接查询结构体里的标识。

优化前

if ([_delegate respondsToSelector:@selector(man:playGame:)]) {
   [_delegate man:self playGame:game];
}

优化后

if (_delegateFlags.playGame) {
  [_delegate man:self playGame:game];
}

在相关代理方法需要调用多次时,这种缓存优化策略还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位段,我相信老牌C语言爱好者,指定很熟悉。它是以位为单位来定义结构体(或联合体)中的成员变量所占的空间。含有位...
    LeoZzz阅读 2,642评论 0 3
  • Spring Cloud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中一些常见模式的工具(例如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智...
    卡卡罗2017阅读 135,404评论 19 139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430评论 25 709
  • 突然降临的雾霾,瞬间让人们无法喘息,抬头一片雾茫茫,让人心生恐惧,不敢在这样的环境中多待哪怕是一秒。出门一会儿,嗓...
    今天安好阅读 1,456评论 0 0
  • 鼓励人们努力的文章几乎占了鸡汤文的绝大多数。但过度的努力有时会让人迷失自我。 我看过这样一个题目:所有的坚持其实都...
    如果有如果x阅读 4,088评论 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