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千丘,
看见人性生长,
看见有趣有料有文化的故事……
【千丘生·千丘说】
第8丘
三个字的成语
除了“莫须有”,还有“莫絮毛”
凤凰加速旅游开发后的某个春节,我回到老家,去了一趟画家黄永玉的玉氏山房。在一处,我笑岔了,因为黄老贴着一副意在谢客的对联——
人情下面讲道理,原则高头莫絮毛。
这里边用了典型的凤凰方言,“高头”即“上面”,“絮毛”即“开玩笑、搅扰、胡来、捣乱”。横批“有理有节”。
黄永玉曾经有过亦庄亦谐的“自述”:(本人)不喜欢向屋内及窗外扔垃圾吐痰;此屋亦不让人拍电影及旅游参观。
有言在先,非请莫入,你要絮毛,休怪屋主不客气。黄老性情中人,真个有文化,这“莫絮毛”值得全面推广!
不知山东大衣哥家贴的什么对联、挂的什么符,但愿能辟邪般逼退那些飞脚踹门的闲之又闲的人。
黄永玉还有一条“自述”:讨厌失礼放肆老少,尤其讨厌油皮涎脸登门求画者,逢此辈必带其到险峻乱木山上乱爬,使其累成孙子,口吐白沫说不成话,直至狼狈逃窜,不见踪影。
这一条引发的共识共鸣相当广泛,不识得艺术价值,不尊重从艺者脑力和体力的付出,如此“絮毛”的人是不受待见的。“五毛钱特效”是我们这行的戏称,哪怕你加到一块钱,也是出不了电影大片的视觉效果。
黄永玉对此类“絮毛”的人是极不客气的,他横眉放话:买画的敢讲价,老子放狗咬你!
遥想那段充满苦难的“絮毛”岁月,黄永玉被批斗和殴打,尤其不准他拿起笔画画。面对不间断的精神羞辱和肉体折磨,黄永玉没有放弃至爱的追求,于是,他就在心里画画,并在心里起誓:将来有一天离开改造之地,他就用自己新的画法,画出跟以前不一样的画。
在心里画画,是一种怎样的境界?电影《英雄》,琴馆里,李连杰与甄子丹听着古琴的打斗,其实只是在意念上交手,他们的身子根本未动,这才是高手的对决……
在爱情上,可以说,黄永玉在前世今生及来世都没有“絮毛”过,因为他曾经给夫人张梅溪写过一首情诗,诗中说“我们相爱已经十万年。”
人生百年结为一世夫妻,十万年就是千世夫妻。真正海枯石烂不变心!
黄永玉凭着一把小号,成功搭起了与张梅溪的姻缘,两人是自由恋爱的典范。张梅溪呢,贵为将军之女,却把黄永玉这个“小黄牛”、“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捧为“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人们纷纷对黄永玉的一幅作品津津乐道,画的是闲适已极的乡下老两口,题词是:小屋三间,坐也由我,站也由我;老婆一个,左看是她,右看是她。
终于,在2020年的5月8日,黄永玉左看右看,再也看不见老婆了—— 比他大两岁的张梅溪,以98岁高龄辞世。黄永玉手书讣告一份,足见情真意切!
黄永玉位于北京的万荷堂,有一间他的起居室,取名叫做“老子居”。名称来由莫衷一是,其中之一,应是黄永玉为了铭记自己年少时的“絮毛”行径。
黄永玉年轻时,曾在福建泉州住过,住处附近有一座庙,庙里有很多玉兰花。一次,黄永玉野性地爬上树去摘玉兰花,被一个老和尚和颜制止。年轻气盛啊,也不认得人,黄永玉跟老和尚讲话时一口一个“老子”……
这位老和尚,就是大名鼎鼎的弘一法师。
故事传开,成为黄永玉挥之不去的笑谈。
唉,谁没“絮毛”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跟“莫絮毛”对联同年贴出的,还有黄永玉亲撰的一副对联:
秀水清山风光好,红男绿女送钱来。
挺直白、挺接地气的:大伙都来凤凰旅游吧,都送钱来吧,不嫌其多。
多年后,有媒体问黄永玉:“曾经又妩媚又野蛮的家乡凤凰,现在在您心中还剩下百分之几?”黄老答:“那个时候就野蛮,现在收钱收得很野蛮,我希望这个野蛮不要把原来美好的东西盖住就好。”
在场的人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在湘西,尤其在凤凰,别人对你讲“莫絮毛”,还只是一般程度的嫌弃;如果大声喝问你“屁眼痒吗”,那就是极度的厌烦。
嗯,旅游等等等等的事,看着办吧!
有感于黄老狂爱荷花,最后,赞曰:十万狂花入梦寐,一生磊落莫絮毛。
喜欢本文,请转发分享;
看更多文章,请关注本号!
作者千丘生,本名田宏辉,土家族。属意探究人性,故创《千丘说》,说点有趣有料有文化的故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