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母最常对我说的,除了“饿了么”就是“要好好读书。”上了学,自己被老师训斥的时候,老师最常说的也是“读书。”那时候,我是真的烦,可是又无可奈何。
有时候我觉得大人比小孩儿还犟,似乎只有孩子错了没有自己错了这个观点。什么眼睛近视都是手机电脑害的,读书不会;遇到一道问题父母讲的和老师教的不一样,我说不一样,而父母就说你记错了,老师肯定是这样教的;和人交往时,只要别人在他们面前说一些我的不好,父母通常都不会问缘由,对我直接一顿教育,我如果顶嘴换来的就是一句:那别人这么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真的挺让人无语的。
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学时的“长方体”因为我时常以长的那条边为长原因没少遭老师的打,最后学会了但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我去问父母,父亲就说:长的那头就是长,短的那头就是短。我瞬间回忆起了被老师打的样子,说不对,可父亲一个劲的说对,说我不认真听课,而母亲没有说话却也是很赞成父亲的话,认为我没有认真听课,那时的眼泪真的像批发的一样多。
一些事摆事实的时候,父亲不知道怎么回,就直接来一句为什么偏偏是你不是别人,你这是歪理这不是所有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那时候的自己希望有一个天平,可以像一本书翻开一样,只有对错。可是书本总会有合上的时候,对错会合在一起,那又怎么区分对错善恶呢?
我们对“书”的定义往往都是有益的,可是当我们翻阅许多书之后,就会明白,书也有对错善恶。像这种有很多,譬如,手机,网络,电视或者动画片,童话故事等等,我所说的动画片,童话这些在一些人眼中就是幼稚的代名词,如果长大了还看这些,那么恭喜你就要喜提一个别人眼中的“低能儿”称呼。可是当我们仔细去看的话会发现,不是所有被别人认为幼稚的东西都是幼稚。这里面也有有益的内容啊!它所传达的也是有益的啊!
手机,网络这些在父母或者长辈亦或者比我们年长几岁仗着自身经验的人眼中,这都是有害的,是那种近乎于百害无一利的恶魔。当我们都不能否认这些东西也有对我们有益的一面。
像这些对错善恶合在一起的比比皆是,我们又应该怎么办?我们手中的天平只能倒向不利的那一面吗?我们又如何寻找天平上的筹码呢?天平在哪,它又是什么材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