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现实就是关系
本章主要探讨客体关系术语中有关现实的一些概念。它牵涉到人们如何及何时建立起什么是现实的感觉,以及他们如何失去和重新得到这个感觉。
一、精神病与非现实
1.精神病现实感视他们与其他人的关系而定。
2.精神病并不纯粹是一个社会现象。
3.精神病的脑部问题会阻碍与其他人的关系。
二、精神病与信念
1.精神病型的信念也呈现同样功能失常
2.这类问题患者维持了自己内在世界里自体客体的独特性,但却无法分辨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这叫做自我界限的退缩。
3.内在影像跑到自体的界限之外。
4.人们必须先对自体和和客体的原始关联有足够的安全感,才能暂时放开它。必定有足够的安全感才能来怀疑。
5.过度的坚信以及失去现实感,都可被视为共同有一个潜藏的需要,即想融合或附着一个全能的内在客体。
三、灵魂出窍的经验
1.健康人也会有灵魂出窍的经验。比如在冥想时。
2.理论解释:当心灵处在一个放松的状态里,作为观察者的自我将主要的自体表象从目前的身体知觉和感觉中解离开来。有形且有独立界限的自体影像仍然保存着。
3.有这类经验的人仍有现实感,因为他们的自体和客体界限并未受损。他们将自体影像——他们所觉知到的身体影像——归于外在的客体世界。
4.有这类经验的人通常会有牢固的自体客体界限,并且很放心地认为自己可以暂时地更动他们的界限而不会永久地失去它们。
四、文化中的现实
现实和环境的概念并非生而得之,反而本身就是某个可观的文化成就的结果。
1.在信仰灵魂的文化里,生活品质被寄托于无生命的客体。
2.信仰灵魂的社会里,客体间的界限也是模糊的。
3.过渡型客体是这个发展过程(获得现实概念)的一部分。
4.现实感是区分内在世界和外在环境的能力
五、相对论与现实
1.青少年阶段获得相对概念需要抽象思考的能力,在这个能力建立之前必须要得到一个相当固定的具体现实感。例子从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
2.追求客体本质,使我们不可能想像一个没有具体外在客体的世界,即使我们不可能真正的理解它们。
3.如果没有某些外在的东西,我们无法维持稳定的世界观。我们需要一些和我们相关的事物来定义我们自己。
4.心理学的相对论受限于某些原则,我们必须不时从自体、客体以及既非自体也非和原始客体的第三元素的角度来想事情。
六、回归具体
1.“依赖着某种对现实的传统观念”的能力仍是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
2.为了要在最基本的程度上产生功能,我们必须保持将自己看成与客体不同的能力,且拥有自体与客体都无法控制的具体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