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比作是一部复杂的机器,行为是这个机器输出的结果,而心智模式就是驱动机器的底层程序。所以,人要获得持续的发展,不仅需要行为的改变,而且离不开心智模式的有效运转。
那么,什么是心智模式呢?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Επίκτητος)有句名言: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关于它们的意见所困扰。
意思是说,一件事怎么影响我们,不取决于这件事是怎么样的,而取决于我们怎么想它。
每遇到一件事,你就会有一个想法。这些想法看起来散乱无章,但如果把这些想法汇集起来,你就会看到,它们是有规律的。
有些人想得乐观些,有些人想得悲观些;
有些人习惯从外部找原因,另一些人习惯从自身找原因;
有些人习惯想问题是什么,另一些人则习惯想办法是什么。
这些习惯化的想法,我们就把它叫做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就是我们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心智模式对我们很重要,是因为它决定了我们会如何面对必然会遇到的挫折和失败,我们如何去追求一心想追求的成功和幸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如何评价我们自己。
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心智模式不断发展和进化的过程。
心智模式的两个作用
心智模式到底怎么影响着我们呢?它至少在两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塑造了我们的经验,影响了我们的情绪。
相信你也听说过这样的段子:同样的半杯水,有些人看到的是只有半杯水了,所以很焦虑。另外一些人看到的是还剩半杯水,所以很开心。
心智模式让我们对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解读,并产生不同的情绪。
既然心智模式的作用是塑造我们的情绪,那么,是不是让人感觉良好的心智模式,就是好的心智模式呢?
如果是这样,那一个人的心智模式一定很积极,就是鲁迅笔下的阿Q。阿Q最会通过自我安慰让自己感觉良好一些。可是我们显然不能认同,阿Q有良好的心智模式。
因为心智模式还有第二个作用:引发行动。
我们的情绪、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积极的思维经常会通过激发有效的行动,来验证它本身的正确性。
如果你觉得一件事你能应付,你就会想各种办法,全力以赴去做,最后,这件事果然做成了,这加深了你“我能应付”的信念。这是一种积极的循环。
反之,如果你觉得自己做不到,你可能就会拖延、想退路、找自己做不到的理由,最后这件事没有完成,这也会加深你“我做不到”的信念。这是一种消极的循环。
对人也是如此。如果你觉得一个人很好,你会去接近他、了解他,最后发现他真的不错。反之,如果你觉得一个人很差,你就会挑剔他、排斥他,最后发现这个人就是不行。
成长型思维和防御型思维
根据能否促进我们跟世界的积极互动的方式,我把心智模型分成两类:一类是积极的成长型心智模型,一类是消极的防御型心智模型。
那么,这两种心智模型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心理学里有一个理论流派,叫自我决定论。这个理论流派获得了很多心理学家的赞同。
这个理论认为,推动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机,主要有三个因素:安全感、自主性和胜任感。
安全感主要来自于人际关系,尤其是我们和妈妈的依恋关系。
如果你跟妈妈的依恋关系足够安全,就像一条船知道后面有避风港,行军的队伍知道后面有充足粮草支持,你自然就会对世界发展出好奇,会发展出探索世界的本能。
如果母亲给予孩子的是无条件的接纳和肯定,那孩子所发展出来的探索世界的本能也是自主自发的,不需要考虑别人的评价,也不是为了获得母亲的称赞。
这样,他的自主性就出来了。他不会把挫折当作一种“如果我做得不好,母亲就会嫌弃我”的威胁,而是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努力解决问题,把限制和困难当作是有趣的挑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的能力获得了不断的成长,这样,他的胜任感就发展出来了。慢慢的,他发现自己是有能力的,是能够应付这些挑战,并因此对自己充满自信。
而这种胜任感又会让他不断去寻找新的挑战,解决新的问题。他的自主性会增强,他的安全感来源就会从母亲转为自己,因为他是能够胜任这个工作的,由此形成了一种正性循环。这是一种成长型的心智模型。
反之,如果他的安全感没有得到满足,那他就会陷入另一种心智模型——防御型的心智模型。
他不愿意去探索世界,不愿去面对一些必要的难题。他行动的所有重心,都在想方设法地回避可能的伤害上。他通过缩减自己的活动空间,来获得一种安全感。
为了让世界看上去可控一些,他会非常在意头脑中的规则,以至于看不到现实发生的变化。有时候他也很努力,可这并不是自发的,而是被头脑中“应该如此”的概念驱动的。
他很在意被人赞扬和接纳,所以,别人的一点点批评意见,都会让他焦虑万分。因为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他就失去了行为的自主性。
这样,他就陷入另一种循环——不断寻求安全感的循环。而防御型思维,就是阻挡我们走向自我发展最大的思维障碍。
你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很多烦恼,比如害怕失败、不敢面对挑战、害怕别人的评价,它们背后都有这三种思维的影子,只是你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