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渐渐与人交往开始变的小心翼翼。说话三思,行为更甚。我以为这些是因为我步入了社会,交往的对象变的复杂所致。于是开始锁住内心出门,回家再解锁。不过这也造成了一个问题,与亲近之人的言行举止无所顾忌,不会考虑到他人。
再某个月,我发现与周围人的矛盾猛然增多。由于我处在考试期,想着可能因为自己太过敏感,想太多。与男友的对话中增添了许多的“你不懂”,当然,很多是他给予我的。亲人与自己的对话中更多的是以叹息结尾,当然,也是他们给予的。现在的我才慢慢意识到,或许不管对谁,我们都应当小心翼翼。
不久前,忘了与哪位亲近之人讨论问题时曾被告知,因为是亲人,所以不用如此,那样你会很累。于是我相信了,接下来,果不其然的收到结果。“你为什么要这样跟我说话?没有给我面子!你的玩笑在我听来就是讽刺!”此刻,我再次知道,哦,原来有些话听听就好,当真你就错了。不管对象是谁,我与对方的距离不是因为关系的远近而可有可无的。这些距离的分寸,不如我想象的那样。距离,真的得有,不管是对谁,越长大,越清晰。
我怀念拉手就能成为朋友,说对不起就能得到没关系的曾经。那个时候的距离同我认为的尺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