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7

文化通史163

今日启发:

Elton:

第十章  中世文化与禅(二)

第一节  禅韵水墨画的艺术特色

日本水墨画

在中世室町时代,存在这样的大文化背景:日本效仿中国禅林,盛行“五山十刹”,在文化艺术方面,诗坛、画坛上禅僧人才辈出,禅林文化在日本文学艺术领域得到广泛传播,中国五山禅林“禅余戏墨”的艺术意境在日本画坛的深深渗入,给日本画坛带来新的刺激。日本画坛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传统绘画的作家,一派是禅僧余技的作者,后者成为日本画坛的一支重要力量,进一步大力引进和摄取中国宋、元水墨画“气韵生动”的艺术理论精神和“泼墨法”的绘画技法,为开拓日本水墨画的新模式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初期日本的水墨画,首先仿效“大和绘”,创作了大画面的水墨屏风画、隔扇画,比如《法然上人绘传》《明惠上人像》都留下了宋、元水墨画的痕迹。它们是在继承和否定传统的二律背反中,摒弃日本古代绘画华丽的色彩和细线的轮廓技法,从淡彩绘、施色墨绘,向墨色、柔和的细线、抑扬的运笔的方向发展,开拓了新的绘画艺术。

这时期赴日的宋僧兰溪道隆绘制的《赞达摩像》是水墨道释画的先驱,从一开始,日本水墨画与宋画运笔的锋利性相比,就凸显出其追求柔和的情趣。还有默庵灵渊的《布袋图》等水墨画像。《布袋图》中布袋这个人物,是中国的僧人,他体胖肚大,常常背着一个大布袋,手持木杖,行走在市街上,故人称“布袋和尚”。默庵灵渊准确地捕捉到这个人物的基本特征,用省笔的方法,以粗粗几笔柔和沉稳的线条,将布袋这个胖和尚手指苍天的坐姿,以及放在地上的布袋和木杖描绘了出来。他慈祥的面容,给人一种亲切感。默庵灵渊所绘制的这类水墨画的变种《四睡图》,描绘了抱着虎的老丰干与寒山、拾得等人兽的四种睡姿,图右边点缀性地画了岩石与树,画面留下很大的余白,仿佛天地间一片寂静无声,沉浸在空漠之中,带上几分风流的情怀。祥府绍密在画上题诗,称赞道:“老丰干抱虎,拾得、寒山打坐一处做场大梦,当风流依依老树寒岩底。”

图片

《平沙落雁图》

与此相关的“绘卷”,还有上人肖像画,比如,高山寺画僧惠日房成忍的《明惠上人像》,以山林为背景,描写了明惠上人在山中树上的绳床坐禅的肖像,将明惠上人坐禅修成的神态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这与一般纯粹的人物肖像画不尽相同,是这时期水墨画之最。继之,高山寺的画僧还绘制了《白衣观音》《出山释迦》等一系列水墨画。这些水墨肖像画,都是具有导向性的佳作。这些禅宗的“顶相画”,不像其他佛教祖师肖像画把人物理想化、观念化,而是采用了写实的手法,运用抑扬的线条和流畅的运笔,创造了水墨画的新领域,这是日本传统的古典式“绘卷”艺术所没有的。也许这与禅宗的教义“不立文字”“以心传心”有关,所以也“不立佛画”吧。从这里可见日本早期摄取中国水墨画之一斑。

日本画坛,从绘水墨画人物,到画水墨山水画,是在思堪绘制的最早的一幅水墨山水画《平沙落雁图》之后,才形成一种风气。这时,已不仅用水墨一色描绘人物肖像画和道释图,而且在保持简素之中,前景画水、竹,背景配以远山,初显水墨山水画的形式。比如,禅僧吉山兆明以豪放的运笔、简素的水墨挥洒绘制出的《大道和尚图》就是很好的例子。他还直接绘制了《溪阴小筑图》《青山白云》等山水画。此外,铁舟德济用水墨绘有松、竹、梅、兰、苇等图,将大自然这些物象的简洁灵气,运用“禅性”加以表现出来。他的《芦雁图》就发挥了禅僧水墨画的这种艺术特质。铁舟德济的弟子右慧愚溪的《渔樵山水图》等,也以其遒劲的笔力和闲逸的表现相结合,发挥了禅宗艺术的独特风格,有力地开辟了具有个性的水墨画新画境。

图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王涛,著名人物画家,当代写意人物画坛的代表之一。现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1943年生于安徽合肥 ,原名王守信,号独天...
    书画作品交流阅读 4,601评论 0 0
  • 王涛,著名人物画家,当代写意人物画坛的代表之一。现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1943年生于安徽合肥 ,原名王守信,号独天...
    书画作品交流阅读 5,292评论 0 2
  • 对日本人而言,什么是“山水”?山水并非都指自然,也不仅仅是风景,山水跟人的记忆与心境有关。 日本憧憬中国的水墨山水...
    冰小寒阅读 3,146评论 0 1
  • 桃山障壁画 1.日本桃山障壁画中的中国情结与和样化 从狩野永德《唐狮子图屏风》中,我们领略大和民族的艺术对于中土的...
    c217b60757fe阅读 3,751评论 0 0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伯乐主题写作之【传承】[https://www.jianshu.co...
    寒江晓瑟阅读 11,120评论 79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