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了很多年,一直以来有着各种原因都没有看完,每次都是起个头,看着长长的180分钟,一直没有坚持下来。直到前几天,因为一些生活上的原因,看看停停的花了半天看完了这部作品。
在此之前我没有完整的看过这部电影的影评,所以对于电影的名字,一直也只是以为是奥斯维辛内的名单,一份杀戮名单或者是纳粹失败前本来会死去但是活下来的人的名单。
所以,带着一些碎片化的偏见,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看懂电影在讲什么内容的。甚至没有看懂男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也没有关注到他一开始利用身份空手套的手段和方法。
但是电影看到后面一半的时候,已经基本有些明白了,也明白了自己对电影主题的误会。
压抑的剧情和叙事方式让最近心脏不好的我紧绷了120分钟之久。
后面,我看了一些电影解读,其中也讲述了一些没有注意的或者说没有理解的细节,比如拿一袋子的牙齿的意义。
最让我触动的还是男主在最后哭诉着为什么不再多救一个人。
个人在时代的浪潮下,还是渺小的、有限的。
第二天,我和朋友也聊了一下这个电影。没想到他有一个不一样的角度:犹太人不值得同情。他给我讲了很多巴以冲突之类的事情。当然,我不是一个了解中东历史和现代的人,也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我不知道他说的对不对,但是我和他说,我在电影里看到的是一拨人,一拨掌握着国家暴力机器的人,以一个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对另一波人的践踏和屠杀,而这种行为无关乎种族。这也是我觉得难受的本质,超越种族,面对人性。
当然,二战对于纳粹德国对于犹太人的行径,网上的评述有很多。
有人说,犹太人操控物价,让曾经同意犹太人有了落脚之地的德国人变的食不饱腹、衣不蔽体;
有人说,希特勒一条一条的废除了压在德国身上的不平等条约,一寸一寸的收复了德国被分割的领土,他给德国民众建立了一个高福利的国家,一个不真实的高福利国家。背后的他其实是建立了一个以贷养贷的泡沫福利国家,最后只能通过暴力的掠夺财富来满足他给全体德国人“画的饼”,这也就是为什么一战的德国在东线优势的情况下就宣布投降,而二战的德国一直打到盟军登陆还在抵抗。
所以,我对电影有着人生和个人的思考,每个人在每一天都有着很多选择,无论这个人身处何位,其实都或多或少有着一定的权利,大到执政者、小到拾荒者。是不是我们在决策的时候,都能想一想少数人的利益,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悲剧的发生。
当然,这种事说起来容易,身体力行何其难。
因此,还是要告诫自己,每个决策确实都有自己的不得已,但是这个不得已是不是真的没办法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