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玻璃碗引发的思考!
早起想把从看护班带回来的饭热一下,就是心里那一点懒,没把这个玻璃碗里的饭放到另一个容器里热,结果可想而知。其实我心里知道这只碗玻璃薄,冷热交替有可能会破裂,侥幸心理作祟。
看着有裂纹的碗,我想洗完拍个照,发个朋友圈纪念一下自己的“蠢”没想到洗碗过程中,它彻底破裂了。
我望着这只碗想到了我的学生们。
其实每个孩子都像这只玻璃碗,如果精心使用,尊重起本身特性,它会陪你很久。但是很多家长就像今早愚蠢的我,明知故犯,虽然知道不能只拿成绩衡量孩子,但是眼里还是只有分。知道厌学的孩子比比皆是,自我安慰的想那都是别人家孩子的故事,我家娃不会。明白青春期孩子心理敏感需要理解,自己却不舍得放下手机看点儿书提高一下。知道这句话会很伤害孩子还是会冲口而出。事后后悔已无用。就像一个故事里讲的,一个学业有成的孩子回到家和他爸爸来到一棵老树前对他爸爸说:“爸爸我一直恨你对我严厉,每恨你一次我就在这棵树上订一个钉子,今天我终于理解了你对我的爱,今天我们一起把钉子拔掉吧!”钉子虽然拔掉了,印记赫然在目,一如我们的教育。
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和今天!当你羡慕别人家孩子如何成功时,要看看别人家孩子的父母都做了什么?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孩子没埋怨你不是马云,你也别指望他是韦神!帮孩子找到他的天赋才华和兴趣,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做一个善良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如稻盛和夫所言:“当我离开这个世界时,我的灵魂比来时多一点点收获,此生足矣!”
来自于一只碗的感慨!